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開展野生動物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多個點位的紅外相機記錄到極危物種豹貓活動的珍貴影像。這也是2020年以來該縣第13次通過紅外相機捕捉到豹貓活動的影像。
視頻由龍陵融媒提供
豹貓為食肉目貓科豹貓屬野生動物,別名野貓、貍貓、石虎等,又因其身上斑點形似我國古老的銅錢,在民間也稱之為“銅錢貓”,這些斑點還能夠幫助其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偽裝和提高捕獵幾率。其體型大小與家貓相近,兩條明顯的深色條紋從眼角內側一直延伸到耳基部,眼角內側到鼻部分布有一條白色條紋,這是識別豹貓獨特身份的“標識”。
在龍陵,豹貓主要棲息在海拔600米至3000米的原始森林、稀樹灌叢及干熱河谷山等地帶,它常選擇樹洞、土洞、石縫等隱蔽之處作為窩穴。豹貓的生活習性獨特,常在晨昏及夜間出沒,除了繁殖期短暫配對以外,基本上是獨來獨往,其也被形象地稱之為動物界的“獨行俠”。
設置在秘境之中多個點位的紅外相機記錄到了豹貓活動影像。在視頻里,豹貓不是單獨行動就是結對外出,它們邁著輕盈而優雅的步子,或小心翼翼地穿過林間空地,或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草坡旁的干水塘邊。豹貓在外出時,總是保持一種高度警覺的狀態。更有趣的是,在另一段視頻中,兩只正在散步的雄性白鷴闖入鏡頭,似乎是發現附近有潛伏的天敵,其中一只迅速跑進路下的竹林,另一只則極速轉頭沿路往回跑……當豹貓來到鏡頭前,兩只白鷴早已逃遁隱跡。一場叢林現實版的“鳥獸潛伏戰”后,這只豹貓只能慢慢離開。
豹貓是亞洲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體型雖然小,卻是兇猛的捕食者。豹貓身材修長,四肢靈活,它一旦發現獵物,憑借自身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精準鎖定目標,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追捕獵物,如鼠類、蛇類、野豬幼崽等都在其食譜上。“豹貓頻頻現身龍陵,既標志著這里豹貓的野生種群穩定增長,又反映出這里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同時,像豹貓等食肉目野生動物,對控制鼠類數量、減少農作物鼠害、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起著輔助作用。”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馮思勤說。
據悉,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龍陵縣已知的食肉目野生動物已達28種。豹貓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為受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物種。
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通訊員 郁云江 楊榮廷 李飛 胡興潤 曾曉義 攝影報道
一審 何曉宇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