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紅海航道再度爆發極端安全事件。英國海事局數據:單周內紅海保險費用上漲158%,馬士基等航運巨頭多船改道好望角,集裝箱即期運價三天飆升2500美元。
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紀錄提及,紅海海域7月首周內商船遇襲次數創近3年新高。全球供應鏈再遭重擊,國際航運風險指數直逼2022年以來最高點。
24小時兩次爆炸
7月7日,英國海上貿易行動辦公室連續兩次發出警報,指向也門荷臺達以西51海里。短短24小時內,兩艘商船遭到猛烈襲擊。最引發關注的,是“魔幻海洋(Magic Sea)”號巨輪的沉沒。
這艘船2025年6月11日自中國珠海高欄港起航,滿載6.3萬噸化肥和鐵礦,駛往埃及。船體總長200米、寬32米,利比里亞注冊,希臘公司運營。
22名船員,分別來自菲律賓、羅馬尼亞、越南與斯里蘭卡,跨國團隊在亞丁灣進入紅海高風險區時,已收到胡塞武裝的無線電警告。
2024年11月,這艘船曾停靠以色列海法港,隨即被胡塞武裝列入“封鎖黑名單”。72小時內,胡塞武裝三次警告,最后在曼德海峽布下天羅地網。
7月7日18時32分,UKMTO收到該海域第一份遇襲報告。19時15分,第一枚Quds-1反艦導彈擊中船艏,引爆化肥原料引發劇烈大火。20分鐘后,兩艘搭載300公斤炸藥的自爆艇撞向機艙,撕開籃球場大小破口,海水瞬間灌入。
第三波攻擊由三架自殺式無人機完成,船員在險象環生中緊急撤離,目睹巨輪在火光與爆炸聲中沒入紅海深處。這是1月以哈停火破裂后,胡塞武裝首次擊沉民用商船,標志著紅海航線局勢的急劇惡化。
胡塞此次襲擊精確協同,動用2艘自爆艇、5枚反艦巡航導彈、3架無人機,裝備總價約560萬美元,卻擊毀價值2500萬美元巨輪。五枚導彈精準打擊船橋、船艏、輪機艙、貨艙、舵機,采用“癱瘓五連擊”戰術,每一環都直擊要害。
胡塞武裝打法再進化
胡塞武裝高調宣布襲擊,公開展示全程雷達監控的航跡圖。英國皇家海軍分析師托馬斯·雷諾茲指出,本次戰術不僅延續伊朗“卡西姆”反艦教材,還加入兩個獨創環節:低速無人機補刀確認毀傷效果,夜間配合紅外干擾設備癱瘓電子系統。
“曼達爾-1”自爆艇原型為伊朗“薩赫爾-2”,Quds-1導彈渦噴發動機技術來自俄羅斯Kh-35。無人機導航系統拆解后發現,核心部件竟是烏克蘭戰場流入的民用級GPS模塊,每套成本僅300美元。胡塞武裝在有限預算下,整合了伊朗、俄羅斯、烏克蘭等多源技術,形成極強的作戰創新力。
聯合國專家與英國RUSI智庫報告證實,襲擊發生前一周內,伊朗向胡塞控制區航空貨運量激增400%,導彈部件集裝箱抵達后72小時即發生打擊。伊朗通過援助胡塞,間接掌控紅海“咽喉”,為自身繞開霍爾木茲海峽開辟貿易備選通道。
胡塞發言人葉海亞警告,任何挑戰封鎖令的船只,都將沉沒。此次特意選擇希臘公司運營、利比里亞籍貨輪,而沒有直接擊沉以色列船只,在最大化全球航運業威懾的同時,避免引發直接區域大國軍事報復。
胡塞聲明反復強調,只要與以色列有間接關聯的船只,無論國旗、船東、貨主,全部納入“合法目標”。航運公司試圖通過懸掛第三國旗幟規避風險,但“追溯條款”使這一切無效。
保險市場反應激烈。紅海航線船舶保費三天內從船值0.7%暴漲至1.8%,每艘集裝箱船需多繳45萬美元。
集裝箱運價上漲2500美元,馬士基宣布暫停紅海航線,90艘巨輪計劃改道好望角。以色列海法港二季度貨運量暴跌60%,阿曼薩拉拉港逆勢增長180%,地區物流格局劇變。
紅海高風險常態化
過去一年,紅海航線已多次成為全球航運“雷區”,但7月發生的這起巨輪沉沒事件,徹底改變了風險評估模型。國際航運公會主席數據,全球保險費用、運價集體上漲,供應鏈被迫重構。
海運公司與貨主不得不在成本與安全之間艱難抉擇,部分企業被迫調整出貨計劃,甚至暫停部分中東、北非市場業務。
紅海作為亞歐貿易與能源運輸的關鍵通道,成為地緣博弈第一線。胡塞武裝的行動已不再是“游擊騷擾”,而是以精確打擊和技術創新為特征的戰略威懾。其背后的伊朗支持與技術輸入,使得紅海危機升級為全球性地緣經濟沖突的縮影。
保險公司、船員、國際航運巨頭都在重新審視紅海路線的生存空間。航運業界除了加固水密艙門、提升抗擊打能力,還不得不加快數字化監控和情報共享,防止成為下一個“魔幻海洋”號。
本輪事件發生在美伊核談判關鍵前夜。英國防務部門衛星監控顯示,襲擊前后德黑蘭—荷臺達航空貨運激增,伊朗對胡塞的戰略操控更加直接。胡塞將襲擊聲明與伊朗外交部公告同步發布,展示出區域代理人戰爭的新格局。
以色列、美國等國雖多次警告,但胡塞的精準打擊反而加劇了區域航運業的“避險潮”。紅海航道一夜間成了以色列及其盟友的“禁地”,全球供應鏈面臨“海嘯級波動”。
胡塞武裝被戲稱為“拖鞋軍”,但其行動證明,在現代戰爭中,民間武裝依靠低成本技術與創新協同,完全可以對全球經濟命脈形成實質打擊。紅海已不是傳統海盜橫行的“危險水域”,而是新型地緣博弈的戰略前沿。
復雜現實下的航運新規與未來懸念
紅海危機短期內難以緩解。胡塞已形成獨特的新規則——只要與以色列有聯系,就將被精準打擊。保險、船東、貨主、船員都必須重新評估風險,權衡繞行、加固與停運的多種成本壓力。
國際行業分析普遍認為,紅海已成為全球航運“高壓區”。任何一艘商船都難以保證安全通行。未來是否會有更極端的行動?商船還能否安然通過?這些成為全球供應鏈和貿易界最關注的懸念。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07 18:56:一艘貨輪在紅海遇襲后進水 船員棄船逃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