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正式啟動國家級零碳園區創建計劃。各省市限推薦2個園區參評,申報材料需于8月22日前提交,首批入選園區將探索綠電直連、氫電耦合等創新模式,為中國工業低碳轉型提供示范樣本。
通知明確零碳園區建設涵蓋八大核心任務:
- 能源結構轉型: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綠電直供比例不低于50%,探索氫電耦合
- 節能降碳改造:淘汰落后產能設備,建設極致能效工廠
- 產業結構優化:布局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推行“以綠制綠”模式
- 資源循環利用:工業固廢利用率≥80%,余熱余壓利用率≥50%
- 基礎設施升級:新建建筑執行近零能耗標準,加快運輸工具零碳化
- 技術應用創新:打造低碳技術示范場景
- 能碳管理賦能:建設全域能碳管理平臺
- 機制改革突破:支持園區以虛擬電廠形式參與電力市場
通知明確了零碳園區的建設指標體系,包括核心指標和引導指標:
核心指標
- 單位能耗碳排放≤0.2噸/噸標準煤(園區年綜合能耗20萬-100萬噸標準煤);
- ≤0.3噸/噸標準煤(園區年綜合能耗≥100萬噸標準煤)。
引導指標
- 清潔能源消費占比≥90%;
- 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80%;
- 余熱/余冷/余壓綜合利用率≥50%等。
分階段推進,強化資金與政策支持:
- 申報與建設:各省市需在8月22日前推薦2個符合條件的園區參與國家級零碳園區評選。入選園區需制定詳細建設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及重點項目。
- 資金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統籌現有資金渠道支持零碳園區,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專項債券、政策性銀行中長期貸款、企業債券等方式融資。
- 審批與監管:探索“區域審批+項目備案”模式,優化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流程,并強化土地、用海等要素保障。
通知提出,以2025年為基準年,通過3-5年建設期,力爭到2030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園區典型模式,為全國碳中和目標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