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落下帷幕,特朗普又發(fā)出關稅威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特朗普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峰會開完了,在峰會過程中,俄羅斯外長代表普京發(fā)言時表示,在“部分國家”越來越喜歡單邊制裁、將美元武器化的情況下,更多的國家希望“擺脫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傳統(tǒng)全球化模式”。可以說,俄方的發(fā)言是對目前全球態(tài)勢的一個總結。結果呢,還真被普京預測對了,就在金磚峰會舉行的第二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平臺發(fā)文,說誰同金磚國家進行所謂的“結盟”,美國就將會對其加征10%的關稅。特朗普這樣做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金磚峰會首次就去美元化達成共識。根據(jù)媒體報道,金磚國家將會以新開發(fā)銀行為基礎啟動新的投資平臺,這個平臺將獨立于美元體系。也就是說,至少在金磚國家內部,其成員國想要投融資的話,很可能會繞過美國,以本幣結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不同,一向對金磚組織金融提案,尤其是“去美元化”提案持反對意見的印度,這一次居然選擇同意簽字。這對美國將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要知道,金磚國家的人口、能源、經(jīng)濟在全世界范圍內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如果這一投資平臺做起來的話,將勢必帶動全世界掀起“去美元化”浪潮。正因為如此,特朗普才著急對跟金磚組織合作的國家下手,想要通過孤立金磚國家的方式,來維持所謂的美元霸權。
其次,美國想要針對金磚國家,逼金磚11國二選一。明面上看,美國針對的是同金磚“結盟”的國家,實際上呢,特朗普針對的還是金磚組織。在特朗普看來,雖然金磚11國在各領域占據(jù)著非常大的比重,但全球有將近200個國家,只要阻止其他國家同金磚合作,那金磚國家就勢必會妥協(xié),從而放棄“去美元化”的構想。換句話說,選美元還是選新投資平臺,金磚國家面臨二選一的局面。
再次,特朗普這是在給其他國家打預防針。為什么這樣說呢?距離特朗普推出的90天關稅暫緩期結束只剩不到24小時。目前,同美國達成貿易協(xié)議的國家一只手都能數(shù)得上來,這個時候,特朗普能做的,就是一邊推遲談判日期,按照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說法,8月1日前沒有達成協(xié)議的國家將被征收高額關稅,也就是說,7月9日是名義上的最后期限,這個月月底才是實際“大限”。
雖然特朗普給100個國家留下了大約20天的喘息時間,而在這個時候,恰逢金磚峰會召開,新的投資平臺啟動,如果將金磚國家看作是一個整體的話,這無疑給了其他國家合作發(fā)展的機會。如果同金磚國家深度合作的國家越來越多,那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起到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特朗普這樣做,其實就是預防這些國家在美國的高壓政策下開始擺脫對美依賴。
聊完了原因,我們再看一下特朗普的這一招能起到預想中的效果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是金磚國家主要成員國,是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同時中國也是許多國家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特朗普想要孤立金磚國家,單在中國這里就行不通。對于特朗普的行為,中方之前的表態(tài)其實就可以作為明確回應。在峰會舉行之前,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中方愿與其他金磚成員一道深化經(jīng)貿領域務實合作。不得不說,同特朗普想要建立的貿易壁壘相比,中方的表態(tài)無疑是對“互利共贏”最好的詮釋。
在特朗普的構想中,依賴美國的霸權地位,他可以利用“美國優(yōu)先”的理念來對其他國家進行威脅,從而獲利。但這樣的方式終究不是長久的。當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美國不滿,開始支持世界多極化的時候,美國的利益增長很可能就會陷入停滯,取而代之的,就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互利共贏”將受到大家的歡迎。今天,關稅談判還沒結束,特朗普就還想用關稅大棒來進行打壓,豈不知,越是這樣,效果會越差。如果特朗普不信,這個月月底事實會告訴他答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