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宴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突然甩出一句狠話:“得給烏克蘭送更多武器,主要是防御性的。”這話聽著像“救急”,但離五角大樓宣布“暫停部分對烏軍援”才過去6天!更打臉的是,3天前特朗普還嚷嚷著“美國自己的武器都不夠用,得先緊著自家庫存”。
“防御武器”?美式雙標玩得溜!
特朗普這波“變臉”,表面看是“心疼烏克蘭被揍慘了”。7月7日當天,烏總統澤連斯基哭訴:俄軍一口氣砸了39枚導彈、1270架無人機,還扔了近千枚制導炸彈,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周狂轟濫炸了。但特朗普說的“防御性武器”,真有那么單純?
要知道,美國嘴里的“防御裝備”,從來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比如“愛國者”防空系統,聽著是防空的,實際能攔截巡航導彈甚至短程彈道導彈;NASAMS反導系統,更是能打下低空飛機和無人機——這哪是“防御”?分明是給烏克蘭遞“打架的棍子”!更諷刺的是,就在特朗普表態前48小時,美軍剛跑去炸了伊朗;同時還在給以色列送武器,幫著打也門胡塞武裝。五角大樓自己都承認:多線作戰把武器庫掏空了,這才緊急審查全球軍援。
“美國優先”還是“盟友背鍋”?特朗普自己也糾結!
特朗普這波操作,暴露了美國外交的“精神分裂”。一方面,他天天喊“美國武器不夠用”,暫停軍援就是想逼北約盟友多掏錢、多出力;另一方面,烏克蘭要是被俄軍打崩了,美國這“世界老大”的臉往哪擱?畢竟拜登政府之前可是砸了650億美元軍援,把烏克蘭綁上了美國戰車,現在想抽身?晚了!
更絕的是,特朗普7月3日剛和普京通完電話,轉頭就說“和俄羅斯談崩了,對普京不滿意”;結果4天后又改口“烏克蘭得自衛”。這左一榔頭右一棒槌的,既想哄國內鷹派開心,又得安撫歐洲盟友——畢竟德國、法國現在也慌得很,美國一停軍援,他們就得頂上,可自家武器庫也沒多少存貨啊!
烏克蘭:被踢來踢去的“皮球”,老百姓遭殃!
對烏克蘭來說,特朗普這波“變卦”簡直就是“傷口撒鹽”。7月1日美國一停軍援,烏軍前線防空系統立馬缺彈藥,多座城市被俄軍炸得稀巴爛。澤連斯基急得直跳腳,只能跑去求歐盟幫忙,可德國、法國自己都摳摳搜搜,只能給點“邊角料”。現在特朗普突然說要“送武器”,烏克蘭是該高興還是該哭?高興的是能緩口氣,哭的是這“救命稻草”可能把自己拖進更深的坑。
俄羅斯那邊早放話了:“誰給烏克蘭送武器,誰就延長戰爭,害更多平民死!”美國智庫也分析:要是美方真恢復軍援,俄軍可能瘋狂報復,炸烏克蘭的電廠、鐵路,甚至把戰火燒到摩爾多瓦等鄰國。到時候,烏克蘭可就真成了“歐洲火藥桶”的引信。
美國外交就像“鐘擺”,烏克蘭只能“躺槍”
特朗普這波“變卦”,說白了就是美國外交的“老毛病”——一會兒“關起門來自己玩”(孤立主義),一會兒“滿世界當警察”(干預主義)。從奧巴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美國總是在這兩極之間來回晃,而烏克蘭,不幸成了這個“鐘擺”下的犧牲品。
白宮宴會的香檳還沒喝完,烏克蘭的天空已經被導彈照得通紅。特朗普說的“防御武器”,到底是救人還是害人?歷史會給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大國博弈里,最慘的永遠是那些在廢墟里找吃的、在轟炸中躲貓貓的普通老百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