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徐湘東
“西昌旅游的特點就是‘三不三都’:夏天不熱、冬天不冷、海拔不高,處處都是景區、月月都有節慶、樣樣美食都好吃。”
西昌美麗鄉村 圖據西昌市委宣傳部
7月8日,“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四川西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楊川這樣描述西昌。
西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楊川 圖據四川發布
作為涼山州的州府,西昌,正帶著“月亮城”的溫柔、“太陽城”的熱情、“航天城”的進取,分享著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奮進強音。
提及西昌,大多數人熟悉的是,這里是“北斗”升空“嫦娥”奔月的地方。楊川介紹說,當前,西昌正以“敢想敢干敢擔當,爭先爭優爭一流”的新時期西昌精神為引領,錨定“建設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西昌”目標,聚焦“中國康養旅居地、四川攀西中心城、涼山極核引領區”三大定位,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西昌篇章。
西昌城區 佘鋼攝
溫暖的陽光,碧藍的邛海,青山綠水間,西昌正繪就一副可感可及的美麗畫卷。近年來,西昌堅定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推進邛海生態修復和“十年禁漁”,讓“春天棲息的地方”永葆生機。北緯27°黃金緯度與1500米宜居海拔,賦予西昌年平均氣溫18℃、空氣優良率98.6%的天然優勢,坐擁全國最大飛播林區,森林覆蓋率超51%。
西昌邛海濕地 圖據西昌市委宣傳部
除了風光無限的山水,西昌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綻放獨特的人文魅力。國家級非遺“火把節”被譽為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帶動文旅IP持續出圈。以天府旅游名縣建設為牽引,打造大涼山戲劇節、民族電影周、民族音樂周、邛海濕地馬拉松、藍花笑楹盈等文旅IP,“文旅+百業促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
西昌火把節現場 圖據西昌市委宣傳部
在產業發展上,西昌立足“地下金山銀山”與“地上綠水青山”的資源與生態稟賦,將產業鏈牢牢建在“資源帶”上,構建“3+1”現代工業體系,釩鈦新材料產業強鏈升級,西昌鋼釩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創潤公司鍛造世界最大高純鈦錠;依托“北斗母港”“嫦娥故里”招牌,推進深空低空融合發展,航天港首開區建成投產,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拔地而起;醫藥食品產業生機勃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突破40%。
西昌藍花楹 鄭云攝
“去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800億元大關,2027年將突破1000億元,當仁不讓成為帶動全州共同發展的“超級引擎。”楊川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