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氪體授權轉載
一張原價10元的門票在二手市場飆升至900元、抖音 話題播放量已超42億次、城市商場LED屏播放著「輸了水蜜桃加鹽,贏了鹽水鴨加糖」的熱梗……
在端午假期過后的一段時間內,資本市場的反應最為直接。截至6月9日收盤,來自江蘇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金陵體育股價在七個交易日內狂飆156.25%,從14.40元/股躍升至36.90元/股,創下兩年新高;人造草坪龍頭企業共創草坪實現4連板;中體產業、康力源等個股跟漲,板塊整體漲幅超4%。
這場被網友稱為「蘇超」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綠茵場燒向資本市場,點燃文旅消費,更掀起了對「體育+」價值的重新思考。
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以下簡稱「蘇超」)是由江蘇省內13個地級市為單位參賽,首屆蘇超分為第一階段13輪單循環常規賽和第二階段的八強單場淘汰賽。自開賽以來,蘇超在賽場內外都收獲了巨大流量。
7月5日晚,南京奧體中心南京隊VS蘇州隊點燃蘇超開賽以來最高熱度,現場觀眾人數達到60396人。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蘇超歷史單場上座紀錄,更創造了中國業余足球賽事的上座新紀錄。
一個更為直觀的對比是,蘇超第5輪比賽場均現場觀眾人數約3.08萬人,而同期結束的中超第15輪比賽,場均觀眾人數約2.04萬人。這意味著,蘇超第5輪比賽場均現場觀眾人數超過中超同期水平。
圖源: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
不止賽場內的熱血碰撞,蘇超的火爆出圈,還帶動了江蘇全省各個城市的文旅消費熱情。
在 「 蘇超 」 第四輪比賽開啟前,去哪兒 旅行數據顯示,本輪六個主場城市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淮安增長150%,宿遷增長67%,徐州增長54%,連云港增長47%,揚州增長42%,無錫增長15%。
隨著熱度的持續上升, 江蘇各市也紛紛將賽事轉化為城市宣傳和促進消費的契機,比拼也從賽場延伸至文旅等軟實力領域。 常州市送出觀賽文旅 「 大禮包 」 后,賽事期間中華恐龍園、淹城春秋樂園、天目湖等景區擠滿了游客;南京市針對外地觀眾推出了 「 跟著賽事游南京樂享‘1+3’ 」 優惠活動,憑觀賽票據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內商場購物、住宿餐飲、景區景點三重優惠活動;南通則定制了 「 跟著蘇超游南通 」 專屬攻略,開展專題旅游推介……
針對 這種現象,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裕雄向聯合會表示: 「 我認為 一方面蘇超作為城市聯賽自帶流量,區域屬性會帶動城市間游客隨主隊比賽流動, 其對區域外游客的吸引在很大程度上則是來自于各個城市基于蘇超賽事打造的融合性消費產品和融合性消費場景。 」
「所以可以看到出現在球場觀眾席上的外地游客有一些可能是第一次進球場看球,并非僅僅沖著球賽去的,各地文旅部門、商務部門以及市場主體推動的票根經濟模式創新,讓消費者低價享受旅游、購物等優惠舉措同樣是形成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王裕雄指出。
隨著蘇超賽程的深入,13個城市的文旅部門均推出了吸引外地、外省游客觀戰、打卡等優惠措施,且形式迥異,地方特色顯著。
同時,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也從政策端給予支持,發布了1800余項文旅活動、1300余項惠民措施。
未來,還將推動各地文旅部門和文旅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主動配合蘇超賽事,辦好 「 跟著賽事去旅行 」 主題活動,打造文體旅深入融合發展的新場景,放大 「 一人參賽、全家旅游 」 「 一日參賽、多日停留 」 的文體旅聯動促消費效應。
足球場上的 「 熱浪 」 以驚人速度傳導至資本市場。金陵體育自5月28日起開啟暴漲模式,七個交易日股價飆升156.25%,其可轉債 「 金陵轉債 」 單日漲幅觸及20%上限;共創草坪同步實現四連板;力盛體育、中體產業等足球概念股集體走高。
這場資本 「 狂飆 」 背后有其邏輯支撐,金陵體育在投資者關系公告中透露, 「 賽事級器材+定制服務 」 模式保障了蘇超的職業級競技標準,與其聚焦城鎮體育的戰略規劃深度契合。 盡管公司坦言 「 目前來看對業績影響不大 」 ,但資本市場顯然更看重其未來在全民體育消費場景中的想象空間。
同樣來自江蘇的共創草坪作為知名全球人造草坪制造商,雖產品以出口為主,但蘇超引發的足球場地升級潮為其打開了國內市場新空間。據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預測,整個賽季將帶動超3億元綜合經濟效益,平均每座城市增收超兩千萬元。
從市場反應來看,基本可以判斷這波股市瘋漲與蘇超的出圈緊密相關。同時,一些城市將足球場地、體育場館等進行更新升級,也不排除 蘇超會進一步刺激體育場地基礎設施建設,但這方面影響具體有多大,還需要時間驗證。
與此同時,資本加碼之下也暗藏警示。金陵體育在公告中直言風險:截至6月5日,公司動態市盈率為-701.18倍,靜態市盈率達177.53倍,市凈率5.99倍,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風險,這種警示也提醒了投資者需理性看待短期概念炒作。
「 蘇超的爆發是‘體育+’融合效應的經典案例。它證明 當體育與文化認同、城市情感、休閑消費緊密結合時,能釋放遠超賽事本身的經濟社會價值。 」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裕雄指出。
政府主導的資源整合體系構筑了基礎框架。 無論在經濟上還是體育上,江蘇都是全國范圍內無可爭議的經濟強省。本次蘇超由江蘇省體育局及各設區市政府主辦,各設區市體育局和江蘇省足協承辦,更是有實力雄厚的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參與運作。江蘇銀行作為蘇超總贊助商冠名,還有多個品牌進行多方面的贊助合作,為賽事成功落地打好堅實基礎。
其次,官方層面的主推是 「 蘇超 」 實現爆火破圈的重要助推器。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次賽事堪稱是 政府主導、各地協同合作的一場 「 體育+文旅 」 盛宴。
蘇超揭幕戰上,主要省領導悉數親臨現場出席開幕式,足以體現重視程度。只有政府層面發揮主導和整合各方資源的作用,蘇超才能有如此豐富的玩法。網友也捧出如 「 文旅局長笑哈哈、體育局長不委屈 」 等傳播熱梗。
另一方面, 地域文化的情感內核填補了職業足球缺位。 江蘇蘇寧解散后,頂級聯賽球隊的缺失讓球迷歸屬感無處安放。
「散裝江蘇」特有的「十三太保」地域文化,為賽事注入了「為城市而戰」的情感張力,這種基于地域認同的情緒價值,成為吸引老百姓走進球場的核心動力。
「 當10塊錢的門票能撬動數百元的衍生消費時,就是體育消費乘數效應的重要體現。 」 王裕雄在接受采訪時強調, 「 蘇超的價值不僅是賽場內的幾萬觀眾,更在于賽場外幾何級增長的消費人群。 」
數據印證了這一觀點:端午期間蘇超拉動6個主場城市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增長14.63%;美團平臺上線 「 助力蘇超 」 主題餐飲商戶數周環比激增214%, 「 看球酒吧 」 搜索量環比增長407%;南京鹽水鴨搜索量增長74%,常州 「 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 」 套餐帶動當地特產線上銷量翻倍……
賽事衍生的文創產品開發同樣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 十三太保 」 城市徽章系列單品銷量超10萬件,常州商家快速推出 「 叫南哥 」 帆布袋銷售情況火爆。這些輕量化文創產品以地域文化為賣點,實現了賽事IP的快速變現。
圖源:南京發布
隨著央視頻AP P正式接入賽事轉播,蘇超 「 十三太保 」 的角逐舞臺擴展到全國視野,那么,對于體育產業相關企業而言,該如何把握機遇?
相關行業專家認為,企業戰略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跳出單一產品思維,實現制造向服務領域的延申拓展,融入賽事運營、智能場館、體旅融合等場景是企業提升附加值和打開價值空間的可選項。
「 首先,企業可以選擇組建足球隊參與當地賽事,或者贊助當地的足球隊。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能夠獲得曝光和宣傳機會,提升品牌形象。 」 王裕雄提到, 「 同時, 依托短視頻的傳播流量,企業可以嘗試直播帶貨, 對于以ToC業務為主的企業而言,是推動產品營銷的重要契機。 」
近期,蘇超的火爆也引來了我國其他省份 「 抄作業 」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僅在人民網 「 領導留言板 」 上,就有山東、安徽、遼寧、湖北、陜西等地網友相繼呼吁在省內舉辦城市足球聯賽。
一位足球行業從業者向聯合會表示, 學習蘇超模式不能是簡單照搬,從足球基礎到經濟發展水平、交通等硬件設施、地域文化等,我國各省市都不盡相同。若只是跟風盲目 「 抄作業 」 ,很可能是東施效顰。
好的一面是,我國并不缺少民間足球賽事,無論是這兩年爆火的 「 村超 」 ,還是有著近10年歷史的廣東 「 省超 」 都有一定的聲量。
對于本地企業而言,一方面,全民參與的賽事能夠推動當地體育基礎設施升級,給予體育制造企業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適當關注省內賽事,通過贊助、冠名等營銷動作,提升品牌口碑與形象。
對于正處于低谷的中國足球,蘇超爆火是一件好事,賽事方可以從中汲取賽事包裝和運營推廣方面值得借鑒的手段,建立良性循環。我們相信,當體育真正融入地域文化,點燃城市情感認同,便能釋放出更大的乘數效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