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預計將于今天傍晚到夜間在浙江臺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登陸。受臺風影響,浙江和福建多地將出現大暴雨,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和“暴雨黃色”雙預警。
專家解讀:臺風為什么會出現“蛇形走位”?
“丹娜絲”在第一次登陸臺灣后路徑出現大角度向西轉彎,這也被很多氣象愛好者認為“路徑有點怪”,今天中央氣象臺的官方微博也發了這樣一則消息,配圖是“丹娜絲”衛星云圖,配文“很難看出來臺風中心在哪里”。
通過衛星圖,我們看到,在臺風“丹娜絲”的東側有一個高空渦旋活動,這個渦旋似乎對“丹娜絲”未來的路徑和強度都有很大影響。“丹娜絲”為何會蛇形走位?臺風中心在哪里為何又看不到,高空渦旋又對“丹娜絲”產生什么影響?一起來聽國家氣象中心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向純怡的解讀。
國家氣象中心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向純怡:目前“丹娜絲”臺風是位于東海的西南部海面,今天凌晨它有一個向西南方向的轉折。它移動路徑從原來的北偏東方向轉到西南方向,就會呈現出一個比較大角度的轉折。這種轉折其實是和它背后的天氣因素有比較密切的關系,前期5日到7日“丹娜絲”主要是受到副熱帶高壓明顯東退的影響,所以它的引導氣流使它從西南向東北方向移動。但是當它進入了東海南部海域之后,這個副熱帶高壓又出現了明顯的西伸,就從8日開始會有一個明顯持續西伸加強的過程,所以它未來會引導著臺風的中心轉向偏西方向移動。
向純怡:同時在它的東側洋面上有一個高空冷渦,它的存在實際上會產生一個類似于互旋的作用,使得“丹娜絲”在未來會有一定偏南的分量,這個偏南的分量也是我們目前考慮它的路徑在登陸之后會逐漸向江西、湖南這一側移動的主要的因素。
登臺入閩的臺風之前出現過嗎?
向純怡:登陸臺灣之后再登陸福建的臺風,在歷史上其實還是比較常見的,因為我們知道西北太平洋主要的一個路徑就是包括了西行臺風、西北行臺風和北向的這幾種類型,像這種在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之后,以西北行路徑登陸臺灣,并且在臺灣島的這個地形的影響下減弱之后,再次進入臺灣海峽的這種路徑還是非常常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