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星艦項目呈現逆境突圍之勢:S36爆炸后梅西測試場首次迎來新測試;星艦適配器正在加緊改裝,盡快對接1號軌道發射平臺;B18新硬件閃亮登場;2號發射臺有望8月測試;星艦基地市首次煙花秀……過去一周既有挑戰輪番上演,也是實現更多突破的舞臺,彌漫著SpaceX不懈推進星艦開發的熾熱能量。
●梅西首次迎來新測試
6月18日星艦S36爆炸后不久,梅西測試場就快速進入重生期。清理工作動用重型機械和50余名工人分批推進,計劃耗時1個月左右。因爆炸威力巨大,形成大量碎片,包括約15噸扭曲金屬,若干塊飛船殘骸,同時造成多臺價值百萬美元的地面支持設備受損,導致約3000平方米區域暫時無法使用。
然而,復蘇也在廢墟中浮現。▲7月3日,距離爆炸點最遠的氮氣儲罐區進行了8分鐘測試,這是事故后首次活動,說明這片區域損傷不大,SpaceX有望很快恢復測試,可能是為Booster 18.1測試罐或者星艦S38低溫驗證測試做準備,這些實測數據對驗證新硬件設計至關重要。
▲靜態點火測試架受損嚴重,團隊正拆除約40%壞掉部分,盼著能夠修好。但核心測試區尚不太明朗,SpaceX在考慮是全面修復,還是挪到1號發射臺(A發射臺)的軌道發射平臺(OLM)。這一決定可能直接跳過第二代(Block 2)大修,轉向第三代(Block 3),具體怎么選擇還得看評估結果。
●加緊改造星艦適配器
▲過去一周,老天也沒閑著,博卡奇卡連日暴雨,累計降雨量超150毫米,4號公路淹了,工地成了泥潭,嚴重拖慢進度。據氣象數據顯示,7月上旬前7天當地平均濕度達85%,讓室外作業效率降到正常水平60%。SpaceX硬是頂著壓力干活,動用防水裝備和臨時棚架,展現了不服輸的勁頭。關鍵是高濕度會腐蝕金屬部件,SpaceX可能加裝防腐蝕涂層應對,類似航空航天領域的鋁合金保護技術。
這也逼著他們趕緊啟動備用計劃,盡快把1號發射臺的軌道發射平臺改造成星艦測試平臺,目標是7月底完成初步測試。
于是,SpaceX使出新招,▲把一個舊飛船運輸架(SQR3,原本用于運輸150噸星艦)改裝成適配器,讓1號發射臺的軌道發射平臺能干星艦靜態點火測試的活兒。運輸架旁邊忙得不可開交,夜里火花四濺,工人拆掉舊部件,焊上新掛鉤(每組承重50噸),連臨時帳篷都搭起來了,堆滿了零件,總重量超過200噸。
啟用這個星艦適配器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既給星艦尾部襟翼留出2米空間,防止撞到軌道發射平臺(OLM),還能穩穩連接上之前專為超重型助推器設計的平臺。適配器六個夾子可以固定住星艦,并且依托OLM強悍設計承受力,測試六臺猛禽引擎靜態點火應該不成問題。這是梅西測試場被毀后為了保住測試節奏的關鍵,1號發射臺成為唯一希望。按照SpaceX內部計劃,目標是7月底完成初始測試,7月15日前適配器將完成80%安裝,下周就能看出進度如何。
●2號發射臺有望8月測試
1號發射臺忙著應急,2號發射臺卻在為未來打基礎。▲20個固定臂(每臂承重200噸)全裝上了,可以穩穩托住超重型助推器,這是個大進展。發射塔焊接熱火朝天,已經完成60%結構,基部包上厚度5厘米的面板。但超重型助推器快速斷開補給臂(BQD)還得等兩周。
盡管連續下雨,BQD罩還是送到并裝好。這些白色的弧形件從卡車上卸下。據悉,Block 3第三代多連接設計能翻倍推進劑流量,最高800噸/分鐘,同時可為33臺猛禽引擎供油。配套結構管道基本就位,連接OLM的活兒也在推進,更多小零件還得慢慢搞,慢工出細活。
▲2號儲罐場也在熱身,初始送氣測試順利。該儲量可支持3次完整發射(每發推進劑約5000噸)。據NASASpaceFlight報道,2號發射臺可能從8月初開始測試。
●Block 3星艦提速:年底發射還是有機會
星艦工廠里,Block 3第三代星艦正在梯隊成型。▲S39第一個安裝完所有隔熱瓦銷釘,就等裝瓦和毯子了。S40緊跟上,銷釘裝得差不多了,S41和S42還在早期階段,S41頭部儲罐已在焊接。
按照Block 2第二代建造經驗,S36從堆疊到靜態點火用時136天,S35用了141天。如果S39從8月初開始堆疊,那么可以在11月初點火,11月中旬有望發射。不過,作為首艘Block 3第三代星艦,進度緩慢,審慎發射在所難免。而馬斯克目標是2025年底發射還是有機會的。
●B18組裝提速:新硬件閃亮登場
最受矚目的是,▲X平臺用戶@ENNEPS發布一段短視頻,一個巨長的不銹鋼儲罐被豎起,波紋表面閃閃發光。據稱,這是Booster 18著陸儲罐/傳輸管組件的一部分,用來為助推器著陸點火提供燃料。
X平臺用戶@ENNEPS帖文稱,新儲罐估計容量300立方米。用戶@ErnestCalFab分析稱,新設計淘汰之前麻煩不斷的過濾系統,將明顯提升著陸點火可靠性。如果真能棄用前兩代使用的復雜過濾系統,不僅有望解決過去老毛病(比如B9、B10都在著陸點火發生故障),還能顯著提升第三代超重型助推器著陸階段可靠性。
作為第一枚Block 3超重型助推器,B18(Booster 18)正在巨灣1號組裝。從5月19日開始堆疊,新的三環設計更省事,減少了四環設計的裝配時間。不僅如此,Block 3第三代助推器頂部熱分級,似乎是與助推器結構融為一體,不像早期版本那樣需要一個單獨的熱分離環(hot staging ring)在分離后拋棄。換句話說,這部分不再是可丟棄的組件,而是直接集成到助推器頂部,類似于N-1和R-7火箭級間的支撐架設計,這樣既保護助推器免受星艦引擎尾焰影響,又在熱分離時提供結構支持。而這種新的集成設計也會增加頂部熱負荷,需要更強的耐熱材料,SpaceX可能采用更厚的不銹鋼或碳化硅涂層。
由于熱分級環不再需要單獨安裝和拋棄,Block 3 助推器設計理論上提升可重復使用性,減少維護成本。同時,也可以省去發射前的額外組裝步驟,縮短準備時間,但具體節省多少仍需實際測試驗證。
以B15用時251天和B16用時254天來參照推算,B18從今年5月開建,可能要等到12月中下旬才能準備好。這意味著按計劃今年底的發射窗口非常緊迫,更可能推遲到明年元月。
●1號發射臺維護升級:迎接S37
上周二7月1日,1號發射臺的儲罐場進行了排放測試(模擬-183°C工況,驗證管道密封性),這是為下一步加注推進劑做準備,也是為星艦S37首次使用1號發射臺進行靜態點火做前期準備。
1號發射臺的軌道發射平臺(OLM)歷經九次發射及無數地面測試,早已磨出道道傷痕,目前正在整修中,已更換10%鋼材,準備迎接下次戰役。1號發射臺設計壽命50次發射,但隨著2號發射臺啟用在即,徹底改造升級已經進入SpaceX日程表中。
●獨立日煙花秀
剛剛誕生僅兩個月的星艦基地市,7月4日美國獨立日之夜,位于博卡奇卡海灘點燃了首次獨立日煙花慶典,時間從19:00至22:00,引來約2000名觀眾的熱情圍觀。夜空中,約500發煙花次第綻放,劃出一道道絢爛弧線,覆蓋數百米半徑,宛如星河傾瀉而下。盛大的煙花在發射塔前綻放,紅綠光芒交織,映襯著塔身挺立的鋼鐵脊梁,仿佛在訴說人類征服星辰的壯志與哲思。星艦基地市X官方賬號稱,這場慶典調高社區溫度,再燃火星夢想。
關鍵信息索引:
Massey’s Down, Adapter Up – SpaceX Races Toward Next Starship Flight | Starbase Update
The Future of the Starship Program, Block 3 and Mars
SpaceX’s next Starship just blew up on its test stand in South Texas
X平臺@Elisar Priel、@Rockets Are Awesome!、@Zack Golden、@Fabian Ramirez等貼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