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社會中,司法訴訟本是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但個別當事人卻企圖通過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等手段濫用訴權,謀取非法利益。
案情簡介
被告人苗某系河南某石油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及河南某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的實際控制人。2019年3月,A公司與北京某科技公司(以下簡稱C公司)簽訂設備采購合同。雙方因履約糾紛已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為謀取非法利益,苗某故意捏造關鍵事實:虛構C公司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非法侵占設備拒不返還”,謊稱此行為導致A公司無法履行與關聯公司B公司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造成所謂“租賃損失數百萬元”。
2021年6月,苗某利用控制的A公司,以捏造的侵權事實和虛假損失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索賠。該訴求經兩審法院審理,均以“證據不能證明侵權行為,損失缺乏關聯性”為由駁回。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苗某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構成虛假訴訟罪。
關鍵證據顯示:工作群記錄、設備使用日志等證明涉案設備始終由合作方依約保管調度,不存在“非法侵占”;A公司與B公司系關聯企業,均由苗某實際控制,存在辦公混同、資金往來密切;作為索賠依據的《融資租賃合同》簽訂時間早于設備采購合同,且日租金模式違背設備使用特性;苗某當庭承認所謂“租賃損失系虛構”,并認可C公司未非法侵占設備。
鑒于苗某認罪認罰并預繳罰金,法院依法從輕判處:苗某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虛假訴訟是行為人通過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等手段虛構民事糾紛的行為,嚴重侵害司法秩序與他人合法權益。本案被告人作為企業實控人,為轉嫁經營風險,精心策劃關聯交易,虛構侵權事實惡意訴訟,性質惡劣。
誠信是法治社會的基石。人民法院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旨在維護司法權威,優化營商環境。任何企圖濫用司法程序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嚴懲。
法官提醒:訴訟參與人須恪守誠信原則,切勿偽造證據、虛構事實。觸碰法律紅線,終將自食其果。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于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一)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采取財產保全或者行為保全措施的;(二)致使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干擾正常司法活動的;(三)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實作出裁判文書、制作財產分配方案,或者立案執行基于捏造的事實作出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的;(四)多次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五)曾因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被采取民事訴訟強制措施或者受過刑事追究的;(六)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情形。
期數丨2429
供稿丨刑事審判庭 張衍聰
編輯丨政治部 魏凱強
審核丨政治部 張雨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