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俄國防部證實,俄海軍副總司令古德科夫已經在庫爾斯克邊境陣亡。
至此,古德科夫成了俄烏沖突發生以來,俄軍陣亡的最高級別軍官之一。
據悉,事發時,古德科夫正在俄軍前線指揮部指揮作戰,但沒想到,至少4枚導彈從天而降,指揮部被炸,包括古德科夫在內的10多名俄羅斯軍人身亡。
要知道,古德科夫不是一般人,現年42歲的他,曾擔任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第155獨立海軍陸戰旅指揮官,今年3月才出任海軍副總司令,并被派往前線作戰。
并且,陣亡時,古德科夫恰好就在俄海軍陸戰隊位于庫爾斯克邊境的駐地指揮部。
不用想也知道,古德科夫來到庫爾斯克,顯然是準備指揮俄海軍陸戰隊作戰,并且是“大動作”,否則普京不會將其派往前線。
更要注意,烏克蘭以往攻擊俄本土目標時,使用的主要是無人機,像這一次,至少4枚導彈從天而降,目標直指古德科夫所在的指揮所,針對意味非常強且明確——就是要“斬首”古德科夫。
那么問題來了,烏克蘭究竟是從哪得到的消息,知曉古德科夫的行蹤以及俄軍指揮所的位置的?
對此,目前主要有3個主流猜測:
古德科夫
1,俄軍使用無線電等設備時暴露了位置,讓烏軍知曉,隨即發起打擊,不過這顯然是最低級的失誤,究竟會不會出現在俄軍前線指揮所,現在還是未知數;
2,俄軍方內部可能出現了“叛徒”或內鬼,提前將俄軍的部署信息泄露,包括古德科夫等人的行蹤,烏軍收到消息后,隨即組織人手實施打擊行動;
3,事發時,俄海軍陸戰隊在庫爾斯克的駐地可能遭到了滲透,存在“間諜”,第一時間將古德科夫等人的行蹤傳出,烏軍迅速實施打擊。
至于究竟是哪一種可能性,現在還不確定,得看俄方后續的調查結果。
但不論是哪一種可能,都凸顯了一點——俄羅斯的確遭到了嚴重滲透,對俄羅斯而言,最危險的敵人可能不是來自正面戰場,而是來自俄羅斯內部。
要注意,俄烏沖突發生以來,俄軍已經有10多名高級軍官被“斬首”了,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俄本土身亡的。
今年4月,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莫斯卡利克在莫斯科被炸身亡;
2024年12月,俄軍三防部隊司令基里洛夫在莫斯科被炸身亡,烏克蘭承認這是他們干的;
2023年11月,俄北方艦隊第14集團軍副司令扎瓦茨基少將遇襲身亡,俄方指認是烏克蘭所為,但烏方并未回應。
更要注意,早在去年,普京便已經下令,要求俄安全局盡快在國內開展安全工作,揪出并懲罰那些“叛國者”和間諜勢力。
但如今看來,雖然普京已經意識到——最危險的敵人就在俄羅斯內部,但這些威脅并沒有被清除,反而在繼續給俄羅斯造成威脅和麻煩。
接下來,該如何清查內鬼、揪出叛徒,將是俄方的當務之急,如若不然,俄方很可能會付出更大的損失和打擊。
此外,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以往俄軍高官身亡或被“斬首”時,俄羅斯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做出回應,但這一次,俄軍很快就證實了古德科夫的死訊,這顯然也是一個不尋常的信號——不難料到,古德科夫的死,很可能成為俄軍進一步報復打擊烏克蘭的理由。
4日,烏克蘭軍方已經證實,俄軍對包括基輔在內的烏克蘭全境發動了猛烈空襲,出動了超過550架無人機和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在內的數十枚導彈,是俄烏沖突發生以來,俄軍對烏發動的最猛烈空襲之一。
可見,古德科夫的死,很可能會成為進一步激化俄烏局勢轉折點,加劇戰場局勢升級,也將加大和談的難度。
如此一來,美國估計要坐不住了。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便一直想從俄烏沖突中“脫身”,即便是后來調停俄烏局勢期間,特朗普也曾釋放過“若調停難度太大,美國就將退出”的信號,并強調“這不是美國的戰爭”。
3日,白宮又宣布,美國已經暫停了部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這表明,在俄烏停火進程陷入困境之際,美國已經開始采取實際行動“脫身”了。
尤其是,在這之前,美國已經與烏克蘭簽署了“礦產協議”,將想要的利益拿到了手,接下來俄烏局勢的走向,或許已經不是白宮最關注的了。
而這,無疑也將給復雜多變的俄烏局勢增添更多變數與風險。
總之,還是那句話吧,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沖突除了帶來苦難和動蕩之外,沒有任何好處,俄烏沖突已經了持續了3年多,帶來了無數浩劫與災難,而為此買單的,還是無數平民百姓。
不論如何,還是祈禱這場沖突能早日落下帷幕,和平盡早歸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