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那天,掛利比里亞旗的希臘營運散貨船“Magic Seas”從珠海出發,裝著化肥和鐵,原本走的是亞洲到歐洲最穩妥線路。結果剛過曼德海峽,就被小艇火箭彈、無人艇、自殺無人機和導彈齊上陣,船頭機艙起火,兩個貨艙灌水,全船斷電。22名船員緊急棄船,后來都被救上來了。
緊接著7月7日,又一艘希臘管理、利比里亞旗船“Eternity?C”被海面無人艇和小快艇聯合打擊,造成兩人傷、兩人失蹤,船體嚴重傾斜。
這說明紅海已成戰場,躲不掉。
胡塞武裝聲稱,他們是為加沙而戰,封鎖任何“與以色列有關系”的航運通道。連掛中國起航的船都不能幸免,這戰術有點像:不管你從哪出發,誰做后勤就打誰。
中東研究所專家納德瓦·道薩里指出,背后很可能是伊朗支持與指揮。他們的目的是用代理力量,將以色列及其盟友的供應線搞亂。
以往戰火主要在陸地,而今紅海變戰線。艦船不再無敵,小艇+無人艇+導彈足以造成大規模影響。以色列打的是空襲,也有美軍護航,但成本太高,也不會覆蓋每一條航線。
這意味著,紅海航程再也不是“走過去就好”。
全球每年有1萬億美元貨物走紅海。這次事件后,航線成本已經飆升——船東得加保費,繞路還要多走幾個星期,時間、油錢、人員保護……啥都漲價。
比如中歐班列模式,也越來越多考慮海陸聯運備選方案。航運受影響,比油價波動還直接。
伊朗之前多用“模糊策略”,偽裝支持、暗中搞,而胡塞這回完全不避諱,明面宣稱目標明確、手段足夠強。
畢竟他們拿的是伊朗提供的導彈、自爆艇和無人機組合,這種“小體量+高精度”攻擊,反而更能撐數小時、干成效果。
以色列馬上回擊:轟炸也門胡塞控制的港口、斬斷其彈藥鏈。美歐軍事力量頂在前線支援商業船只。但有人說,這種硬碰硬打法可能激化矛盾,變成“以退為進”的循環。
中國當然沒直接涉入沖突,但利益不可忽視。中國出口企業看到這樣,保險風險壓得更高,外交層面也需要更主動部署方式。
就眼下來看,紅海矛盾不會一兩周解決。胡塞動的是整體貿易神經,美以雖能打回去,但想壓住這種“小戰爭”難度高。
如果加沙局勢沒緩解,臨近秋冬,沖突可能會到爆點。紅海航線可能長期處于戰時狀態,各國都在尋找平衡:跨國航運公司會繼續分散路線、加強船只防護;國家會借外交手段爭取安全護航;軍事力量還會保持公開部署、空中監控。
收場是什么樣?
我覺著,這回紅海的態度里有一層味道:代理戰爭+供應鏈戰+心理戰三合一。胡塞不單為了戰術勝利,也為了宣傳:我們能讓商船停航,我們有能力干,我們不怕你們轟我們。
對話也好,?;鹨埠?,都不是一夜之間能成。各方的下一步得下更大的棋:以色列想斷彈道鏈,美歐想穩航線,中國想穩定貿易鏈,都得相互試探。
紅海,這條戰略通道,以后更多時候會是“路也是戰場”。
很多人可能還在輕視胡塞,覺得他們就是拿幾發火箭彈“碰運氣”,但這次不一樣。“魔法海洋號”被擊沉,不是誤傷,是精準選擇后的結果。
胡塞在聲明里說得很直白:我們多次發出警告,是這家公司無視了。
你聽聽這話,像不像在劃紅線:只要和以色列沾邊,就別想輕松過紅海。
他們的打擊組合更像是戰術教科書:兩艘無人爆炸艇沖擊、五枚反艦巡航導彈精準打擊、三架自殺式無人機補刀。這不是情緒發泄,這是計劃嚴密、流程標準的復合攻擊系統,比伊朗那種“模糊戰略”還來得更硬、更明確。
而胡塞現在用的武器,幾乎清一色是伊朗造的。從反艦導彈到快艇技術,無一不是伊朗通過各種渠道提供的。也正因如此,美國才越發坐不住,不僅調派軍艦巡邏紅海,還增派了“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對也門方向加壓。
美國現在左右為難。一邊是重啟伊朗核協議談判的壓力,另一邊是胡塞武裝不斷上演的紅海騷擾。
在這次“魔法海洋號”沉沒后,有美方軍官明確表示,胡塞此次的出手時間和方式,“高度配合伊朗當前的國際節奏”,甚至可能是為伊朗談判營造“籌碼”。
這就很微妙了:表面上是胡塞動手,實質上背后是伊朗。而美國要談協議,就不能輕舉妄動直接把胡塞打崩,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任憑紅海變“伊朗的試驗場”。
所以美國只能搞一種不痛不癢的“防御聯合行動”——比如“繁榮守護者行動”,聯合幾十國巡航、預警、共享情報。
但很現實的事是:你不能天天跟著每一艘貨輪跑,也不能天天攔截導彈和無人機。
這艘沉沒的“魔法海洋號”,起航地是中國珠海。雖然船東是希臘人、旗幟是利比里亞,但出發地還是中國。
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敲鐘:我們的出口船只已經被卷進這場灰色沖突。
中國過去一直保持中立立場,也積極推動加沙和平,但現在當自家貨輪都可能被波及,態度就不能再模糊。
不少中國出口商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繞開紅海,走好望角。雖然繞一圈成本大增,但比被炸沉好。
當然這也意味著,中國或將加大在外交層面與中東各方的溝通力度,推動新一輪的“貿易護航協議”或地區和平倡議,否則這類“無主海域灰色沖突”只會越演越烈。
“魔法海洋號”沉沒之后,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MSC宣布將暫停其多條紅海線路。其他像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等也紛紛調轉航線,紅海的熱度簡直要炸開。
你看這邏輯就很現實:只要你掛上“紅海線”,那就是高風險、超高保費,甚至可能賠船又賠人。繞路雖然貴,但還能賺。被炸沉,那是血虧。
各大保險公司把紅海高風險區域從也門沿岸擴大到了整個曼德海峽及其北部海域。
紅海航線不再是“常規路線”,變成了“賭命路線”。
你有沒有發現,胡塞的打法有點像新時代的“反全球化武器”——用低成本、高殺傷的小型武器,打擊高價值、全球流通的大型商船。
這種思路,和過去打軍艦、打軍事基地不同,它直接打供應鏈,打經濟動脈,打全球化本身的安全預期。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戰術級供應鏈干擾”,或者說“中東式經濟恐嚇”。它不需要打贏戰爭,只要打亂物流、嚇退船東,就贏了。
以后會更亂,還是能重歸秩序?
這問題現在沒人能給出確定答案。但從目前態勢看,只要加沙沖突不停止,只要以色列繼續封鎖,只要伊朗還需要代理人發聲,胡塞就不會停手。
紅海未來可能長期存在“準戰區”狀態。甚至就算表面和平了,像胡塞這種小武裝、低成本攻擊模式,也會成為未來地區性沖突的“新常態”。
也許這正是一個值得全世界警醒的新問題:當戰爭不再發生在前線,而是悄悄轉移到貿易通道,你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