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巾幗青年科技協同創新前沿交叉學術交流活動暨2025巾幗科技領航計劃啟動式順利舉辦。活動由北京市婦女聯合會主辦,首都女教授協會承辦,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人選雷曉寧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位女科學家與青年女博士齊聚一堂,聚焦基礎前沿交叉領域發展、科技女性成長等話題深入探討,共同見證“巾幗科技領航計劃”新一輪導師與先鋒隊員的啟航。
雷曉寧致辭表示,當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女性以越來越強的專業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等關鍵環節貢獻巾幗智慧。希望女科學家勇攀高峰的同時,不斷發揚獎掖后學的傳統,激勵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矢志創新、挺膺擔當。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方新以《成就科技女性 將愛撒滿人間》為題,從科研倫理、社會責任等多個角度深入闡述了科研工作者應具備的品質和擔當,倡導女科技工作者做負責任的科研。清華大學教授、國家級人才李艷梅帶來題為《免疫治療新策略研究》的演講,分享了女博士卓少華在入選領航計劃先鋒隊員后的成長,介紹了近年來在腫瘤免疫治療方向取得的突破,寄語年輕女學者找到榜樣、戰勝自我、成為榜樣。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級人才趙清作了題為《微納結構的離子輸運與器件應用研究》的報告,介紹了離子輸運領域“開發新技術—發現新機制—探索新應用”的全鏈條研究,并鼓勵女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選擇科研作為終身職業。北京服裝學院服裝科技研究院院長、國家級人才劉莉教授作了題為《奧運高性能服裝設計中的科學與美》的報告,介紹了用科技創造“快美護暖眠”服裝設計的歷程和奧運“戰衣”的實施效果,倡議青年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在“星火對談”環節,五位來自不同高校的先鋒隊員以“多元視角下的科技青年女性成長”為主題展開交流,圍繞性別視角下的科研選擇、跨學科實踐與自我成長等話題暢談心得,展現出新時代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理想與家國情懷。
首都女教授協會會長何海燕、副會長吳一弦、副會長楊潔等主持學術交流活動環節。
在“巾幗科技領航計劃”啟動式上,宣布了新一批24位國家級人才領航導師,24位優秀女博士生先鋒隊員。該計劃自2022年啟動,著眼于培養卓越青年科技人才,由杰出女科學家引領先鋒隊員縱向深耕專業、橫向提升綜合素質,促進青年人才全面成長。
北京交通大學楊娜教授和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李馨瑤分別代表領航導師與先鋒隊員發言,分享未來期許與成長體會。
本期來源:市婦聯聯絡部、首都女教授協會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