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長沙的籃球館內氣氛熾熱,中國女籃與澳大利亞女籃展開激烈交鋒。此前首戰惜敗的中國女籃,此役背水一戰,最終以73-69逆轉戰勝澳大利亞女籃,成功復仇 ,讓現場觀眾熱血沸騰。但這場勝利背后,卻藏著兩大不容忽視的隱憂。
隱憂1:比賽中,中國女籃的投籃命中率成為了一大痛點。全場比賽,球隊整體投籃表現不盡人意,多次錯失空位投籃機會。三分線外,姑娘們29投僅7中,命中率只有24.1%。除了羅欣棫6投4中外,其他外線球員手感冰冷,楊舒予4投1中、李緣3投1中。這些空位三分的錯失,讓球隊難以在外線打開局面,進攻空間被嚴重壓縮,過度依賴內線進攻,很容易被對手針對防守策略。
隱憂2:罰球命中率低同樣是個大問題。全場中國隊獲得20次罰球機會,卻僅僅命中10個,命中率50%。韓旭、潘臻琦等關鍵球員都出現多次兩罰不中的情況。在比賽膠著時刻,罰球的接連失誤,差點讓到手的勝利溜走。潘臻琦在關鍵回合的罰球失準,直接導致中國隊分差無法進一步縮小,給球隊帶來極大壓力。
這樣的投籃表現,不禁讓球迷們對集訓期間的高原萬次投籃訓練效果產生質疑。此前,為備戰亞洲杯,中國女籃在高原進行集訓,主教練宮魯鳴提出“萬次投籃計劃”,要求隊員在集訓期間完成1萬次投籃任務,期望借此提升投籃技術的穩定性和命中率。從集訓反饋來看,不少隊員完成情況理想,可到了實戰,卻未能轉化為穩定的投籃表現。
回顧比賽,盡管最終逆轉獲勝,但過程并不輕松。澳大利亞女籃的高強度防守,讓中國女籃進攻受阻。這不僅暴露了球員在高壓下技術穩定性不足,也反映出日常訓練與實戰的脫節。若想在即將到來的亞洲杯中衛冕,宮魯鳴必須好好反思,解決中國女籃投籃問題,并提升罰球穩定性。 只有這樣,女籃姑娘們才能在亞洲杯賽場上綻放光芒,捍衛榮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