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a
編輯| 赤木瓶子
演唱會的熱浪,在暑期檔繼續洶涌。
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院數據,2025年,國內5月總演出場次達330場,同比增長20.9%;5月全國演唱會觀眾達448.4萬人次,與2024年4月(364.0萬人次)相比,同比增長23.2%;5月票房總收入達33.33億元,較2024年同期有小幅增長。全國音樂節舉辦數量、觀眾人次、演出票房,與去年相比同樣有四成左右的增幅。據此可以推斷密集開演的6月,數據大概率相比5月只高不低。
從“盡孝硬通貨”刀郎到“年輕人也追鳳凰傳奇”,大眾更愿意為演唱會的“快樂兩小時”而一擲千金了。北京鳥巢接連迎來孫燕姿、王力宏、林俊杰等“青春回憶”,還有即將開唱的陳奕迅、五月天。
越來越多的“跨界人士”也加入其中,喜劇演員小沈陽攜閨女開演唱會之后,近日岳云鵬開辦“非要唱”演唱會,一個小時后票售罄。魔幻網紅歌手那藝娜的巡演在一片“退票”聲中,如火如荼舉辦。
每一次搶票日,以及開演時刻,都是社交媒體刷屏時。票務平臺同樣一次次登上熱搜。搶票何以進化成史詩級難度?
演唱會更火爆了,
也更貴更難搶了
“白云觀保佑我成功搶票!”為了搶到時代少年團的票,95后小五現在已經用上了所有能用的法子,發動身邊十幾個朋友幫搶,科學的、玄學的。
85后卡門則在社交媒體記錄了自己“場外跟唱”的心路歷程:“三開三敗,麻煩了十幾個朋友幫搶均無功而返。下了飛機直奔0元場外票,這起碼能裝一個五棵松。……要說場外有什么優勢,那就是我們可以躺平,可以喝8+1,可以講小品,可以給旁邊帶著娃一起來的媽媽分酒喝,可以和旁邊一人來的小哥碰杯。孫燕姿的歌伴隨了我從小學到大學的戀愛與失戀,伴隨了北漂和成家,所以我打定了下雨也要來場外的決心。這一場青春,我陪了。下一場,給我一張票吧。”
明星歌手依然是第一號召力,“秒沒”“進不去”已經成為熱門演唱會的標配。搶不上票的樂迷們轉而放眼海外,最近LadyGaga開票,有樂迷選了最貴的一檔,但“也遠比不上國內演唱會貴”。
相比紙質票時代、強實名制加電子票時代,二級市場黃牛票并沒有消失,而是變得更稀缺同時也更貴了,除了多人一起搶票、小程序快速刷票等加錢代拍途徑之外,還有層層票務代理之下的公關贈送邀請函、不公開對外的錄入名額。這是因為主辦方通常都會有一部分贈票流入黃牛手里,林俊杰、孫燕姿等熱門演唱會,都默認3-5倍溢價。孫燕姿更是號稱“內場兩萬”。
在一片“搶不到票”的抱怨聲中,演出相關事件、票務平臺頻繁置身于輿論風口浪尖。
鳳凰傳奇近日因曾毅卷入“手表輿情事件”,已經連續取消天津站、洛陽站、成都站3站演唱會。
另外,7月1日晚10時許,有網友在貓眼刷到周杰倫演唱會“回流票”,后被強制退票,貓眼表示系工作人員誤操作,道歉并賠償代金券。
近日,寶能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表示,原計劃于7月19日在場館舉行的易烊千璽演唱會由大麥單方面取消了活動,針對此違約行為其已經啟動法律程序維權。大麥方則表示因主辦籌備時間不足,暫時取消原計劃于7月19日在廣州舉辦的易烊千璽演唱會。有消息稱,此次雙方合作出現糾紛的很大可能因為寶能和另一票務平臺貓眼存在合作關系,因而存在利益沖突。
伴隨著熱度走高,演出數量增加,糾紛頻發,演出市場的透明度規范度,用戶購票體驗、售后服務、退票轉票難等問題,再次引發樂迷熱議。
“印象里,疫情前的演唱會沒那么難搶,就直接原價收過周杰倫蔡依林的票,現在根本不可能。”有樂迷表示,現在基本只能寄希望于高價黃牛票。
《2024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趨勢及特點分析》顯示,隨著多位國民歌手舉辦巡演,演唱會正在加速朝全年齡層破圈, 80后90后有消費能力、也有足夠的情懷驅動力“為青春記憶買單”,在大型演唱會的購票觀眾中,35歲及以上的人群占比達21.6%,同比增長2%;同時,青少年群體占比升高,達到3.6%。刀郎則吸引了一批50歲以上的引發群體。從性別上看,女性觀眾依然是大型演唱會的消費主力,占比達66.1%。
演出本身的“稀缺性”加劇了供需市場的不平衡。距離孫燕姿上一次舉辦演唱會已經過去十年,謝霆鋒時隔20年再開個唱,首站定在杭州,這種“N年等一回”極大調動了粉絲們的熱情。
演唱會大熱的另一個原因,是“情緒消費”的進一步爆發。疫情之后,從LABUBU到旅游熱,再到演唱會,年輕人越來越關注于當下即時的情緒價值滿足,車房等傳統觀念的“剛需”大件消費正在被拋棄。
全球來看也是如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現場音樂產業收入增長至351億美元,市場規模連續兩年增長,反映了市場對演唱會的需求正在從快速擴張期過渡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今年5月,阿里影業更名為大麥娛樂,明顯押注線下演出娛樂。阿里影業2025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電影科技與投資制作宣發平臺業務收入同比減少9.6%至27.12億元,而大麥業務所在的現場娛樂板塊則以超70%的增速暴漲。目前,大麥在票務平臺中仍占有絕對優勢,頭部演唱會覆蓋率接近100%。以今年演出市場的景氣度來看,其業績表現仍可謂樂觀。
演唱會經濟帶文旅起飛
在月末五月天25周年巡演豪華開演12場之前,去朝陽公園打卡,與五顆代表五月天成員的10米高巨型彩色裝置“球球”合影,正在成為今夏北京的新流行。
其他五月天人物公仔包括且不限于朝外UIC的樂隊成員巨型公仔,798·751藝術區的貝斯手瑪莎公仔。今年7月初,任賢齊攜“齊跡”巡回演唱會登臺北京首都體育館,而他的人物公仔“任學長”也隨之亮相北海公園。
早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了《北京市推動演藝高質量發展支持辦法》。上述與城市場景深度綁定,強化專屬氛圍的“配套設施”明顯是瞄準了粉絲群體,相比過去,文旅融合玩法更走心了,也更卷了。
幾乎大部分城市均推出演唱會票根聯動商家資源的優惠政策,全面探索“演唱會+酒店”“演唱會+旅游”“演唱會+商業”的可能性。演唱會不再是“一次性體驗”,而是試圖給粉絲更綜合立體的情感記憶,以打造城市文化IP,創造持續回訪的可能性。即將在上海開唱的“侃爺”,便獲得了當地充分政策支持。
“音樂+文旅”的打法是有根據的。大麥數據顯示,2024年5月18日,五月天在京舉辦的演唱會跨城觀演觀眾占比66%。據統計,2025年3月,三亞周杰倫“嘉年華”演唱會3天吸引場內觀眾12.74萬人次,82%來自島外;場外聚集粉絲3.4萬人,全市重點監測的77家旅游飯店客房平均出租率飆升至81.57%,同比提升近6%,演唱會直接帶動綜合消費11億元。
南寧周杰倫演唱會三天吸引17萬人次流入,拉動經濟效益突破10億元。2025年3月,刀郎演唱會開唱前,武漢體育中心周邊酒店預訂量增幅達550%。蘇州JJ20演唱會則拉動超過7億元消費增量,超過半數來自跨城粉絲。西安TFBOYS十周年演唱會吸引海內外粉絲涌入,帶來超4億元旅游收入和高達50倍的酒店訂單增幅。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3年發布的數據,演唱會門票消費對當地消費的拉動比達1:4.8,意味著每花費1元購票,周邊消費可達4.8元。貓眼專業數據顯示,一場觀眾超4萬人的演唱會,平均可帶動餐飲、交通、零售、住宿等綜合消費達4500萬元。
困難考驗依然絡繹不絕。數萬人涌入,是對城市整體統籌接待能力的考驗,此前“時代少年團大連演唱會周邊酒店最高漲價88倍”事件,便有可能影響到城市形象。
現下無疑是大型演出的黃金季節。每個周末,各大城市體育館內,舞臺上的華麗燈光與音樂,為樂迷們創造一個“短暫逃離現實生活”的烏托邦。瞬時的流量,能化為更持久的影響力勢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