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五月天25周年巡演“#5525 LIVE TOUR [回到那一天]”北京站開票,瞬間引發(fā)線上井噴。這一次,五月天將連續(xù)12場唱響國家體育場鳥巢,刷新自己在北京的演出紀錄,也成為今夏中國演唱會市場最受矚目的“超級場次”。
這一消息之外,人們不難看到更龐大的圖景正在鋪陳。演唱會,正日益成為城市拉動文旅消費、激活文化氛圍、檢驗治理能力的一場綜合性“熱身演習”。而今夏的北京,也因為這場聲浪澎湃的演出浪潮,進入了屬于城市的“高溫經(jīng)濟”時刻。
當人群匯聚,消費即刻點燃
從北京鳥巢到首都體育館,從西安奧體中心到杭州黃龍體育場,大型演唱會場館的背后,已不只是票房本身的熱鬧,更是圍繞其形成的一整條文旅消費鏈條——吃、住、行、游、購、娛,被粉絲與游客的流動迅速拉滿。
以北京為例,任賢齊“齊跡”演唱會現(xiàn)場,粉絲夜間涌入魏公村周邊夜市,成為城市夜經(jīng)濟的真實“流量注入”。據(jù)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僅一張票背后,演唱會可帶動4.5至5倍的綜合消費:包含住宿、交通、餐飲、零售及周邊消費品購買等多個維度。鳥巢演出期間,周邊高星酒店價格上漲30%–60%,部分平臺早在演出開始前一周即顯示“滿房”。
不僅是北京,杭州五月天演出三日間共吸引觀演人次超10萬,帶動消費近億元;蘇州JJ20演唱會則拉動超過7億元消費增量,其中逾半來自跨城粉絲;西安TFBOYS十周年演唱會吸引海內(nèi)外粉絲涌入,帶來超4億元旅游收入和高達50倍的酒店訂單增幅。
而眼下,北京接下來的12場五月天演唱會無疑將把這種“文旅+音樂”的聚合效應推向高潮。除了演出主場外,粉絲還將涌入周邊地標、文創(chuàng)市集、夜市、livehouse等新型消費空間,為城市夜生活注入真實的“留量”。
從流量爆發(fā),到治理能力的綜合檢驗
演唱會的背后,城市并不只是承接方,更是主理人。如何疏導交通、安排接駁、調(diào)動運營、延長服務——一次大型演出,其實是一套城市治理能力的“全流程演練”。
北京在五月天演唱會開票前已啟動相應應急機制:包括軌道交通末班延長、熱門演出日夜間公交加班、主干道交通調(diào)度優(yōu)化等。小紅書與大眾點評也同步上線“五月天北京演出打卡地圖”,聯(lián)動餐飲、住宿、景點進行優(yōu)惠組合,為城市打造了一個“可游、可買、可住、可分享”的消費閉環(huán)。
日前,北京多處地標公園與景點亮相任賢齊、五月天等音樂人公仔。“北海池畔的五月天”“居庸關長城的任賢齊”,這些“露天打卡點”成為城市新景,迅速在線上掀起熱潮。北京旅游集散中心還推出“五月天打卡觀光專屬巴士”,帶粉絲串聯(lián)音樂雕像、演出地與熱門打卡地,為城市構建起一張“音樂地圖”。每條線路發(fā)布后,在官方小紅書吸引幾千點贊與評論,粉絲留言“終于有追星的理由游北京” 。與此同時,文旅部門整合演唱會票根推出聯(lián)動優(yōu)惠政策,如持票游景區(qū)、博物館免費夜場等,進一步豐富了文化消費的層次與路徑。
這種演唱會與城市地景的深度綁定,已超越“場館消費”,讓城市本身與粉絲行為發(fā)生場景交融,直接提升了北京作為“文化目的地”的吸引力與傳播力。
可以說,一場演唱會考驗的,不只是舞臺之上的表演者,更是城市服務的流暢度與系統(tǒng)聯(lián)動的協(xié)同力。從交通到安保,從環(huán)境管理到商業(yè)配合,北京乃至其他城市都在通過一次次“文化集結”,不斷升級公共服務能力,也為后續(xù)大型活動積累治理經(jīng)驗。
從短時熱度,到城市品牌的長期資產(chǎn)
演唱會的影響力遠不止于當下。它所承載的,是城市文化感知的窗口,更是年輕一代情感認同的切口。不少歌迷表示:“不是因為在北京開,而是因為五月天才來;但來了北京,就真的喜歡上了這座城。”這句話,正在演變?yōu)橐环N文化邏輯。
一場演出,不只是對城市“硬件”的考驗,也逐漸演變?yōu)槌鞘小败泴嵙Α钡难诱埂姆劢z打卡的城市地標,到散場后在胡同里偶遇的深夜酒館;從夜市攤邊的紀念票根交換,到社交平臺上的#五月天北京站#熱門話題……音樂已悄然嵌入城市日常,而城市,也借此在年輕群體心中烙下文化印記。
各地政府也逐步意識到,演唱會不是“一次性刺激”,而是可以沉淀為文旅產(chǎn)品與城市IP的資源。例如太原任賢齊演唱會期間,官方發(fā)放夜游景區(qū)免費門票、聯(lián)合電商直播進行地方特產(chǎn)售賣,直接實現(xiàn)城市經(jīng)濟與流量資源的二次轉化。成都、長沙等地也開始用“演出+城市游”的融合套餐,打造文旅“組合拳”。
北京同樣不例外。圍繞演出搭建的消費場景、政策支持與服務保障,正成為城市文旅數(shù)字轉型的試驗場。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化事件最終可能沉淀為“城市記憶”,成為粉絲愿意“重返”這座城市的理由。
結語:
在演出熱潮頻繁刷屏的2025年夏天,我們或許應換一個角度看演唱會。它不只是文娛消費的高潮時刻,更是一次城市服務、文化力與消費活力的綜合展演。
一張演出票,帶來的不僅是萬人合唱的震撼時刻,更是城市形象的一次“情緒觸達”、城市治理的一次“系統(tǒng)驗證”、城市文旅的一次“內(nèi)容打包”。
而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我們也就看到了一個新的命題:城市的未來,也許就在這些旋律中,被一遍遍記住、熱愛、再訪。
本文首發(fā)于現(xiàn)代廣告 未經(jīng)授權 不得轉載
原創(chuàng)內(nèi)容轉載開白可直接在文后留言
或添加新媒體主編微信:aegean1313
請備注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