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模仿楊坤的“四川芬達”,再一次回到直播間。
屏幕前,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戴著墨鏡,留著標志性胡須,嘴里哼著《西海情歌》。
距離楊坤正式起訴這對組合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所有人都以為這場鬧劇會就此落幕。
沒想到,他們竟然高調復出,繼續著那套讓人哭笑不得的表演。
直播間里依然是那熟悉的"好聲音"背景,依然是那句讓人抓狂的"沒錯"——聽起來像極了"沒座"。
一晚上涌入很多人,彈幕很活躍。
僅僅12分鐘后,直播間被封。但這短暫時間里,足夠讓所有人看清一個扎心的真相:
在山寨明星的世界里,越是沒底線,越能數錢數到手軟。
楊坤敗給了什么?一場荒誕的勝利
還記得楊坤那首《泥巴》嗎?"他們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種荷花",本來挺有意境的一句話。到了模仿者嘴里變成啥了?
"他們朝我扔白菜,我拿白菜炒盤菜;他們朝我扔雞蛋,我拿雞蛋做蛋炒飯。"
你說荒誕不荒誕?但就是這種離譜的表演,讓他們從30萬粉絲暴漲到170萬。每一個"哦哦哦哦哦"都能熱搜。
他們把楊坤身上所有被吐槽的點,包括對刀郎的不屑一顧、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姿態,統統抓出來無限放大,讓人忍不住笑出聲。
當歌星本人拿起法律武器時,山寨模仿者的回應更是讓人直呼"離譜"。他們連夜發布《你禮貌嗎》:
"我問你禮貌嗎,我沒有扔泥巴,說好的拿泥巴種荷花,想做個娛樂家,歡笑了你我他,卻等來了傳票一沓。"
這哪里是模仿?這就是公然挑釁啊!
但網友們竟然站隊山寨模仿者。為啥?因為相比高高在上的明星權威,網友們更支持草根逆襲,他們代表了夢想。
然而,這只是山寨明星無底線掘金的冰山一角。
假冒身份商演:最賺錢的"身份盜竊"
比四川芬達更膽大包天的,是那些直接冒名頂替的山寨明星。
幾年前,"山寨版 他直接打著林俊杰的名字去酒吧商演。演出時播放林俊杰的原唱,觀眾還以為真的見到了偶像。 明目張膽的冒名頂替,一年收入超過百萬。當歌星別人的名聲因為他的惡劣行為受損時,他表示:"不在乎別人看法,贊罵都歡迎。" 反正丟的是林俊杰的臉,我有熱度就行了。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山寨版汪峰被本人告上法庭索賠,某技校用山寨周杰倫代言數控機床廣告,東北姑娘模仿大S全家……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毫無底線,只要能賺錢,什么都敢干。 直播騙打賞:現代版"見錢眼開" 短視頻時代來了,這些人又發現了新的生財之道——直播騙打賞。 某平臺主播"小林心如"模仿《還珠格格》中紫薇失明的經典橋段走紅。 她在直播時一邊模仿紫薇失明哭泣,一邊對觀眾說:"除非是火箭或者是嘉年華,才能治好我的眼睛。" 當觀眾送出高額打賞后,她立刻上演復明戲碼,激動地告訴觀眾:"我看見了!我的天哪!" 有網友調侃:"刷個嘉年華就能恢復視力,這是現代版的見錢眼開。" 更離譜的是網名為"孝天犬"的主播,自稱是《寶蓮燈》中哮天犬的扮演者,在直播時接受觀眾打賞。 直到真正的演員陳創發表聲明,觀眾才知道被騙了。 這些主播的套路如出一轍:先用經典角色吸引觀眾,然后編造各種理由要求打賞。 他們利用的是觀眾對經典IP的情懷,賺的是昧良心的錢。 無底線競爭:越惡劣越成功 縱觀整個山寨明星產業,有一個可怕的規律:越是無底線,越容易成功。 扭曲的價值導向,正在毒化整個網絡環境。當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壞人"比"好人"更容易成功時,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礎就會受到沖擊。 “只要能紅,什么都可以做;只要能賺錢,什么底線都可以突破。” 雖然網上存在大量明星模仿賬號,但走到對簿公堂這一步的并不多見。 一方面,明星不想被指責小氣;另一方面,眾多模仿者實際上也在為正主反哺流量。 這不僅是娛樂圈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需要反思的問題: 如何才能讓模仿回歸到它應有的軌道:一種藝術表達方式,而不是一種無底線的生意。 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本文作者 | 小橘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