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婕
7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主題,邀請司法行政領域5位基層代表與中外記者互動交流,展現(xiàn)了司法行政工作者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力量的靚麗風采。
此次亮相的代表涵蓋行政復議、普法宣傳、基層治理、仲裁、法律援助、律師等多個領域,他們在見面會上分享了自己法治為民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復議一處一級主任科員蔡小鳳工作的十年來,累計辦理1000多個案件;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qū)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長魏官元已在基層一線工作了31年,成功調解糾紛2400多件;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張毅,17年來參與辦理仲裁案件超過4000件;吉林衡豐律師事務所黨員律師劉沫含,從2019年起參加司法部“援藏律師服務團”“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5年間,從雪域高原到伊犁河谷,累計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提供法律咨詢4000余人次,代寫法律文書1000余份,開展法治宣講200余場;作為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夏店鎮(zhèn)磚佛寺村的一名“法律明白人”,金其華為周邊5個鄉(xiāng)鎮(zhèn)67個村義務開展普法宣傳1000多場次。
見面會現(xiàn)場有記者提問:行政復議一線辦案人員是如何更好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的?
“在辦理上千件行政案件后,我發(fā)現(xiàn)化解行政爭議的關鍵在于前端規(guī)范和源頭預防。通過制發(fā)復議意見書、開展執(zhí)法培訓等方式,推動行政爭議治理模式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從根源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發(fā)生。”蔡小鳳說,我和我的同事們不斷探索行政復議監(jiān)督方式,對于案件中發(fā)現(xiàn)的輕微問題,創(chuàng)設《行政復議案件問題提示單》,及時指導行政機關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
無論是普法還是人民調解,都需要與群眾近距離接觸。有記者向代表提問:在跟人民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通過哪些“接地氣”的工作方式來推進基層法治建設?
金其華回答說,他通過召開“板凳會”的方式,宣傳普及群眾遇得到、用得上的法律政策。針對農村地區(qū)留守老人對電信詐騙識別能力弱的情況,他走村入戶,宣傳“反電詐”知識,講解群眾身邊發(fā)生的典型案例,進行“反電詐”測試,群眾防范意識越來越強。通過持續(xù)不斷的法治宣傳,努力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法條對鄉(xiāng)親來說有時像“天書”。魏官元的做法就是用西村鄉(xiāng)的“大白話”,通過鄉(xiāng)音、身邊事宣傳法律,拉近與鄉(xiāng)親們的距離。他說:“政策講透了,人心就亮了。作為司法所長,我‘接地氣’的做法就是依法依規(guī)辦事,讓法治像咱地里的莊稼,深深扎根,茁壯成長,惠及每個父老鄉(xiāng)親。”
見面會上,記者提問代表,如何看待AI、云計算等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仲裁工作中的應用?
“當事人之所以愿意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糾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快’。糾紛在短時間內解決,一方面降低了當事人時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被占用的資金、資源得到釋放,提高經濟運行效益。”張毅說,他參與研發(fā)的廣州仲裁委“云小仲”“仲小雯”等AI智能助手,實現(xiàn)了遠程立案等場景智能化應用,實現(xiàn)了對仲裁全流程的有效管理,極大節(jié)約了當事人、仲裁員和仲裁秘書的時間,平均辦案時長減少了30%左右。
劉沫含連續(xù)數年遠赴邊疆地區(qū)開展法律服務的故事,引起在場媒體的關注,有記者問劉沫含是什么信念支撐她作出這樣的選擇?
劉沫含語氣堅定地回答:“從祖國東北到雪域高原,再到西部邊陲,我的選擇源于雙重身份賦予我的初心。首先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作為一名黨員律師,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專業(yè)知識服務各族群眾,這是我的責任,更是榮光。第二是一名人民律師的使命。法治陽光不應因地域偏遠而黯淡。當我們看到民族地區(qū)群眾特別是農牧民、殘疾人等群體面臨‘找法難’的困境時,我常想,律師的價值應該不僅體現(xiàn)在法庭之上,更在于讓法律服務走進千家萬戶,這也是律師職業(yè)信仰的必然選擇。當我們看到群眾因為得到我們的法律援助愁容舒展時,當我們幫農民工索要工資時,當我們幫農牧民守住草場時,當我們幫助殘疾人守護權益時,我就在想,法治的溫度足以穿越語言的障礙和地域的距離。”
在見面會上,5位奮斗在不同崗位上的優(yōu)秀代表,展現(xiàn)出廣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堅持法治為民,忠誠履行化解矛盾糾紛、普法宣傳、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使命擔當,傳遞出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基層奮斗者的信念與力量,他們?yōu)榫S護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