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大結局,《以法之名》的劇情突然駛入了快車道。隨著熊磊開槍、王彧被殺,陳勝龍被抓已是指日可待。
在王彧被殺后,李人駿頓時驚呆了、蘭景茗罕見發飆了,而許言午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通臭罵。
在東平的政法系統里,蘭景茗是真正的扛把子。她職務高、權力大,因此總是一副從容淡定、端莊穩重的模樣。
和姜紅軍、孫飛、謝鴻飛這樣的小人物不同,蘭景茗從說話到辦事,想來是天衣無縫、滴水不漏。她深諳官場智慧,張口殷殷期盼、閉口諄諄寄語,官話套話說得比誰都漂亮。
從指導組到專案組,鄭雅萍與洪亮在東平來來回回、大干一場,即使張文菁無罪釋放、萬海案重啟調查,蘭景茗雖然心里一萬個著急,但還是臉上堆著笑、嘴里含著蜜,擺出全力配合的姿態。
畢竟,人在官場,重在氣場。作為領導干部,蘭景茗自然明白穩定壓倒一切的道理。為什么偏偏這一次,蘭景茗卻蚌埠住了、徹底破防呢?
從表面上看,王彧的死,讓鐵板一塊的萬海案終于露出了巨大的裂縫。正如蘭景茗說的那樣,“王彧是重啟萬海案的關鍵,這茬口在東平地界上被槍殺滅口,你這個公安局長是吃白飯的嗎?”王彧被滅口,從側面說明了幕后黑手已經坐不住了。
事實上,在王彧被殺之前,姜紅軍、孫飛等相關人員的相繼落馬,已經傳遞出萬海案有望翻案的信號。
作為東平政法系統的一把手,萬海案是蘭景茗的政績,也是她引以為傲的掃黑除惡標桿案件。所以,她當初才會拍著胸脯向江旭東保證,萬海案鐵證如山、不容置疑。
然而,當專案組重返東平之后,底氣不足的蘭景茗開始變得坐立不安。她擔心如果放任洪亮查下去,她自己的地位和清譽都會受到威脅。因此,她才會借著到省城的機會,特意到江旭東家里拜訪,希望借著老岳父的手,來敲打洪亮。
如今,王彧的被殺,讓蘭景茗意識到一切已到了千鈞一發之際。因此,她才會勃然大怒、一秒破防。
但是,讓人感到蹊蹺的是,對于蘭景茗而言,她對重啟萬海案一向是陽奉陰違、頗有微詞。王彧被殺后,她卻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告訴你,這不是普通的打打殺殺,一般的刑事案件。這是沖專案來的,是重大事件,你要是還把它當成一般的刑事案件查,你趁早從這個位置上退下去。我告訴你啊,要出動全部警力,挖地三尺也要把兇手挖出來!要快!”
明明蘭景茗是案件重啟調查的最大阻力之一,在王彧被殺后,為什么她卻表現得十分積極,三令五申要求許言午快速偵辦案件、捉拿兇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蘭景茗的反常行為,不是因為她急于查案緝兇、還原真相,而是因為她內心的恐懼和膽怯在作祟。
以蘭景茗的智商,閉著眼睛都能猜到殺害王彧的真兇就是幕后的陳勝龍等人。她之所以要怒罵許言午,是因為她做賊心虛,害怕案件連累自己。
蘭景茗反復強調要挖地三尺、捉拿兇手的原因很簡單——爭奪辦案權。蘭景茗比誰都明白,王彧被殺明顯與萬海案相關。萬一市局行動太慢、兇手落入專案組之手,那么她就會變得十分被動。
此時的蘭景茗,滿腹盤算、內心忐忑。她知道,只有讓案件留在市里、兇手攥在手里,她才能夠決定如何應對,最大程度地洗白自己。
畢竟,對于蘭景茗而言,王彧案與自己的政治前途息息相關。王彧案由市局偵辦,蘭景茗才能擁有控制權和解釋權。案件如何定性、真兇是誰、涉及哪些人,一切都還在可控的范圍內。一旦真兇被專案組先找到,那么案件的偵辦必定是另一番光景,等待她的也將是另一番結局。
正是有了這樣的考量,蘭景茗才會氣急敗壞、當場發飆,要許言午不惜一切、捉拿兇手。
只是,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誰都明白聊齋的魅力。對于蘭景茗的小心思,許言午自然是心知肚明。以他老奸巨猾的狐貍屬性,蘭景茗越是火急火燎,他估計越會不急不慢。
辦案權,遲早還會落到專案組的手里。
李人駿錄口供的當晚,蘭景茗與柳韻一夜未眠、直到天亮。當時,李人駿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姨,天都快亮了,您在這兒等了我一宿吧。您是擔心我呢,還是擔心您自己啊?”
東平的天快亮了,李人駿的話一語雙關。
槍響之后,沒有贏家。王彧案的真兇,肉眼可見;蘭景茗的落馬,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