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2000~3000元,為什么許多消費者情愿選擇大跳水的高端旗艦,也不選擇新款中端手機呢?這是因為廠商為了給高端機騰出市場空間,中端旗艦市場定位的產品普遍都會在一些配置方面故意做一些閹割。比如紅米K80至尊版、一加Ace5至尊版、真我GT7等機型都不例外,它們的拍照效果都很普通,和千元機市場的一些產品相比,差距并不大。
而且如果你想要16GB+512GB大內存的話,這些機型的價格基本都已經接近3000塊了。反觀某些大跳水的高端機型,由于幾乎處于徹底清倉的狀態了,廠商也是非常舍得讓利,主動放棄高利潤,調低這些高端機型的入手門檻。比如小米14便是如此,這款手機發布初期16GB+512GB售價高達4599元,然而如今疊加國補后突降2008元,僅需2591元就能買到。
從4599元跌至2591元之后,這款小米14的配置并沒有發生改變,然而價格卻相當于從高端機跌至中端機市場,讓它有了非常出色的性價比。這款小米14的累計銷量早就突破了百萬級別。在配置以及體驗等方面都獲得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哪怕它已經上市了一年多時間,但如今的購買價值依舊很高。它搭載的驍龍8Gen3處理器,配合16GB+512GB大內存流暢再戰四五年沒啥問題。
畢竟驍龍8Gen3處理器可是旗艦級別的處理器,采用了臺積電4nm制程工藝制造,安兔的跑分可達230多萬,日常使用幾乎不用擔心卡頓以及掉幀的問題。拋開性能,小米14的諸多體驗和小米15相比差距并不大。后置給到了5000萬像素的徠卡三攝的設計,主攝還是光影獵人900,具備1/1.31英寸的大底,超廣角和長焦都是5000萬像素,支持3.2倍光學變焦和60倍的數碼變焦。
對比這些同價位的中端旗艦,它的拍照優勢可謂是格外的明顯了,就連自拍鏡頭像素都達到了3200萬,可以拍4K的視頻,對喜歡拍vlog的消費者也比較友好。它的做工精致,正面采用了6.36英寸的OLED直屏,在視覺上做到了四等邊的設計。這塊屏幕做到120Hz高刷以及1920Hz高頻PWM調光,還有3000尼特的局部峰值亮度。雖然短焦指紋和新款超聲波指紋確實有差距,但和側邊指紋相比還是比較高效的。
作為曾經的高端機,它的做工也是優勢明顯,不僅給到了亮面處理的金屬中框的設計,后蓋還是玻璃或者素皮,機身又支持IP68防水,耐用性經得起市場考驗。不過由于是老款,它的續航能力和新款相比確實要遜色一些,給到的是4610mAh電池、90W快充和50W無線充電的組合。但考慮到驍龍8Gen3處理器的功耗比較低,日常使用一天一充是沒啥問題。
https://txc.qq.com/products/749853/blog/1688096
https://txc.qq.com/products/749853/blog/1688261
https://txc.qq.com/products/749853/blog/1688323
https://txc.qq.com/products/749853/blog/1688366
https://txc.qq.com/products/749853/blog/1688409
https://txc.qq.com/products/749853/blog/1688466
其他基礎配置方面,小米14也不差。它給到了立體聲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紅外遙控等功能。讓手機同樣可以模擬公交卡和門禁卡使用,也可以用手機來操控電視和空調。總的來說如今的小米14的可謂是典型的真香機了。中端機的價格就有不少高端機的配置和體驗,大家對這款手機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