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警方回應鄭州人民公園打人事件#上了熱搜。
綜合多方信息核心進展與關鍵事實梳理如下:近日,多名網友發文稱,鄭州市人民公園附近發生聚眾毆打他人事件。
一群施暴者(最少5人)通過交友軟件偽裝成同性戀者,打造虛假人設——從照片、話術到可能使用的變聲器、偽造生活場景,精心騙取信任后,將受害者約至公園。確認身份后,他們持棍棒、甩棍、噴霧等工具圍毆受害者,還拍攝視頻上傳網絡博流量。
網傳視頻顯示,施暴者圍堵追打時,不斷用“你是不是 1?”“來找男人?” 等言語羞辱,甚至在受害者逃跑或下跪求饒時變本加厲,將人按在地上猛踹,邊打邊喊 “不要打頭”;僅當受害者逃至馬路,追擊才會停止。他們不僅針對同性戀者,也襲擊其他落單男性,以“是1還是0”質問,得不到回應便施暴。
這種“網絡釣魚” 手法與南京”紅老頭“事件類似,均通過虛構身份騙取信任,只是前者以施暴為目的,后者為偷拍。由于性少數群體易遭社會歧視,受害者往往因擔心“報警后遭受更多指責”而選擇隱忍,反而縱容了施暴者的囂張。
據網友反映,類似事件并非首次發生,已有受害者在抖音分享經歷。
事件發生后,網絡上引發了廣泛關注與憤怒。許多網友質疑為何在2025年仍會發生如此惡劣的暴力行為。
blued創始人耿樂等多個大V公開呼吁嚴懲施暴者,并向警方提交證據。
這次事件不僅僅是一起簡單的暴力事件,更是一次針對性少數群體的仇恨犯罪。施暴者之所以如此囂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社會對性少數群體的偏見與歧視。多數聲音強調“性取向非暴力理由”,要求以“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定性事件,并呼吁警方通報進展。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7月8日,鄭州110接警中心證實,屬地派出所已立案調查,暫未公布嫌疑人身份及案件定性。部分受害者已報警,律師分析,施暴者或面臨5年以上刑責。
作為一個堅定的異性戀,我始終覺得性取向這事兒就像有人愛甜粽有人愛咸粽——各有各的偏好,犯不著誰給誰發“難吃判決書”。可如今鄭州這事兒實在魔幻:一群人拿性取向當“施暴通行證”,今天能因為“你是1還是0”揮棍子,明天保不齊就會因為“你穿紅襪子配綠鞋”掄拳頭,再往后,是不是連吃甜粽的都得挨頓揍?
文明社會的底線,從來不是“多數人欺負少數人”的擂臺。就像超市貨架不會只擺一種口味的薯片,人類社會的精彩本就在于多元共存。可現在有人非要砸了別人的“薯片罐”,還拍視頻發網上博流量,這哪是尋釁滋事?分明是在法治的地板上蹦迪,把“尊重”二字踩得稀碎。
尤其心疼那些選擇隱忍的朋友。就像雨天里揣著把破傘,既怕淋雨又怕人笑傘丑 —— 可越是沉默,越容易讓躲在暗處的拳頭更囂張。同志們,該喊“停”的時候別憋著,畢竟今天有人為性取向揮棍,明天就可能有人為任何一個“不一樣”動粗,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站在“多數派”的安全區里。
現在警方已經接手這場“行為藝術表演”,讓我們期待通報能成為一劑醒腦良藥。畢竟在文明社會,解決問題該用法律條文,不是用拳頭條文。愿鄭州的公園里,甜粽咸粽能和平共處,穿紅配綠的能安心散步,所有人都能揣著自己的“不一樣”,不用看誰的臉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