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書記載,三苗曾與歡兜、共工、鯀一起被列為“四罪”,并成為中原華夏集團的敵人。從帝堯開始,華夏集團便多次發動對三苗的征伐,直到大禹最終擊敗三苗,迫使他們南移,徹底退出了中國的政治舞臺。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三苗為何能如此頑強地抵抗華夏集團?畢竟,我們通常認為三苗文明較為原始,應該難以與中原的強大勢力抗衡。事實卻是,三苗的抵抗持續了數代,連帝舜也在征討過程中死于蒼梧。最終,經過長時間的戰斗,才由大禹完成了征服三苗的任務。那么,三苗究竟有何特殊之處?考古的最新發現給出了答案——三苗的實力遠超想象,甚至在五帝時代,他們可能是華夏最強的對手之一。
《戰國策》記載了三苗的地理位置:“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據此可以推測,三苗的勢力范圍大致位于今天的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北界可達河南南陽的南召縣。1954年,考古學家在湖北天門的石家河遺址發現了重大的考古證據,尤其令人關注的是,距今約4000年前,石家河遺址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同期的其他石家河文化遺址也面臨相同的命運。總計有二十余座城池被毀或被遺棄,接著,河南洛陽王灣遺址的三期文化開始取而代之,其中包括祭祀和墓葬等遺物。考古學家認為,石家河文化遺址的毀滅和王灣文化的出現,恰好與堯舜禹三代征伐三苗的歷史高度吻合。
這些考古現象表明,石家河文化的先民可能正是三苗。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堯舜禹三代的征討要經過如此漫長的時間,最終才由大禹成功地擊敗三苗?
三苗與中原集團的沖突并非從堯舜禹時代才開始。事實上,三苗的崛起與影響力早在幾千年前便開始在中原及其周邊地區蔓延。在湖北江漢平原,油子嶺文化(約距今5900—5100年)、屈家嶺文化(約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約距今4500—4000年)都 屬于三苗的文化成果。而在仰韶文化晚期,屈家嶺文化的出現標志著三苗勢力的擴張。當時,河南南陽盆地的古文化出現了斷層現象,反映出三苗勢力通過隨棗走廊,已經向北進入中原。這一走廊連接了南陽盆地與江漢平原,是三苗進軍中原的關鍵通道。
在河南南陽的鄧州八里崗遺址,考古學家發現了仰韶晚期的房屋被燒毀,室內有珍貴的石斧、石鑿和骨錐等工具,以及大量破碎的陶器,表明這里曾發生過兵災。而在該層之上,出現了屈家嶺文化的遺址,并且一直延續到石家河文化時代。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南陽淅川下王崗遺址,該地的房屋倒塌,現場留下大量生產工具,包括數百把石斧。這些現象表明,三苗勢力的北上并非單純的遷徙,而是有著復雜的沖突背景。
考古研究還顯示,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先民占據南陽后,其影響力迅速擴展至黃河流域。考古學家在伊洛之間、鄭州,乃至山西垣曲等地的古遺址中,都發現了屈家嶺文化的遺跡。這似乎證實了傳說中的“三苗之君”曾與黃河流域的部族發生過權力斗爭,可能與黃帝與蚩尤的大戰有某種關聯。
既然三苗的歷史如此悠久,影響力一度蔓延至山西、覆蓋豫南,那么他們的實力究竟有多強呢?現代考古發現填補了這一歷史空白,揭示了三苗的強大實力。兩項重要的考古發現尤為引人注目。
首先,考古證實石家河遺址的面積并非之前估算的120萬平方米,而是348.5萬平方米,相當于良渚古城的規模,是故宮面積的四倍多。石家河遺址的城市規劃包含城墻、護城河和內外城的防御體系,堪稱長江中游同期最大的一座古城。與此相比,后來取代石家河文化的河南王灣文化的遺址面積僅為2萬平方米左右,可見三苗的城市規劃和防御體系遠超其他同時期的文化。
其次,學者郭靜云對油子嶺、屈家嶺和石家河文化遺址的出土物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這些遺址中,銅器逐漸過渡到青銅器的制造過程,形成了從銅到青銅的完整進化鏈條。這一發現支持了“中國青銅技術本地起源”的觀點,而非源自西亞。這不僅顯示了三苗文明在冶金技術上的高度發展,也證明了石家河文化在長江中游的中心地位。
這些發現再次印證了三苗的強大實力,表明他們的社會已經進入了蛻變的階段,準備從部落社會轉型為王國,甚至是王朝。
更重要的是,石家河文化的發展水平比當時的中原文化更加先進。《尚書·呂刑》記載了帝堯列舉的三苗罪行,其中提到了社會分化加劇、矛盾尖銳、傳統觀點被拋棄、原始宗教發生變化,尤其是“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這表明三苗社會的文明程度已超過中原,而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落后。因此,堯舜禹三代并非在攻打一個弱小的蠻族,而是在與一個不遜色于他們、甚至可能超越他們的強大文明對抗。
三苗的敗北,并非單純由軍事力量的對抗造成。除了連續的戰斗之外,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也加劇了三苗社會的內亂,最終才使得大禹能夠完成征服的任務。換言之,三苗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軍事原因,更因為自然災難的影響。
最后,史書將三苗視為一個地方性蠻族,而考古卻揭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事實:三苗是一個獨立且強大的勢力。那么,為什么史書與考古結果相差如此懸殊呢?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也許這是對古代歷史理解的一個重要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