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李萌 李迅典】綜合多家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的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屆時將分別對來自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特朗普還在自己創立的“真實社交”網站上陸續發布了他寫給14國領導人的信函,并闡述了征稅理由。其中,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韓國總統李在明是特朗普信件的首批收件人。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日韓卻首先出現在美方的“征稅清單”上,相關專家7月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方此舉顯示出,在本屆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下,盟友關系正讓步于“美國優先”。
想展現“即使是盟友也不留情面”的姿態
當地時間7月7日,特朗普先是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布了致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南非、老撾和緬甸領導人關于新關稅稅率的信件截圖。晚些時候,他又分享了另外七封信,分別是發給波黑、突尼斯、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塞爾維亞、柬埔寨和泰國的領導人。
這些信件的內容顯示,美國將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14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此前,美國對日本商品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24%,韓國則為25%。現在,兩國都將面臨25%的關稅。特朗普簽署的文件還提到,美國“或許”會根據與這些國家的關系來考慮調整新的關稅水平。
“日本和韓國成為此次美國率先宣布加征關稅的國家,且是14國中唯二的傳統美國‘盟友國‘,這一方面可能是為了給其他國家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日美和日韓關稅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籌碼,給日韓兩國施壓。”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7月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這種方式,美國想向其他國家表明,即使是盟友,也不會留情面,從而形成一種“敲山震虎”的效果。
但他同時表示,美方將生效時間從原定的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這表明美國在為談判留有空間。美國通過這種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留有余地。“日本將于7月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而韓國總統李在明剛剛上臺,把關稅生效時間定在8月1日,美方也有繞開兩國的重要時期,給兩國一個接續談判窗口期的意圖。”
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吳英杰。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朗普在上個任期就要求解決美國與日韓的貿易赤字問題。日韓雖然是美國的兩個重要盟友,但同時也是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特別是在汽車行業,特朗普曾多次對日本表達不滿。
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何偉文看來,美方此次重啟“對等關稅”先從日韓下手,有可能恰恰是因為此前日韓兩國均未妥協。
“美國推行‘對等關稅’,其基本敘事是減少貿易逆差,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于1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美國僅與越南達成協議,其他談判均未成功,這表明美國整體策略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是失敗的。”何偉文進一步分析稱,由于日本和韓國目前尚未妥協,美國因此采取了進一步措施。他認為,由此亦可看出,在本屆美國政府的政策下,盟友關系正讓位于“美國優先”。
“若高關稅落地,明年日本經濟陷入衰退可能性超50%”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8日的報道稱,在特朗普公布第一批信函后,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納斯達克三大股指均創下約三周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在美國上市的日本主要汽車制造商豐田、日產和本田的股價分別下跌了4%、7.16%和3.86%。
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地時間8日上午召集內閣工作組,表示日方對美國政府加征關稅并宣布提高關稅稅率的計劃深感遺憾。他表示,日本將繼續與美國進行談判,尋求達成一項對兩國都有利的雙邊貿易協議。
而韓國財政部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但“警告”稱,如果市場波動“過度”,韓國政府將“根據應急計劃立即采取大膽行動”,但沒有詳細說明該行動可能包含哪些內容。
“日本和韓國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與美國談判,但談判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何偉文認為,除非日本和韓國做出較大讓步,美國才可能會在關稅上稍微松動一點,但小幅度的調整意義不大。因此,日韓最終可能還是會采取一定程度的反制措施。
“除了加強與美國的談判,韓國政府似乎并沒有更好的應對措施。但預計美國在關稅問題上讓步的可能性不大,雙方可能僅在一些細節問題上有所進退。”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在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美韓之間在一些細節上的調整對于韓國來說也無濟于事,美國對韓國增加關稅已成事實。
他進一步表示,美國目前所謂的增加25%對等關稅,對韓國經濟必將帶來非常嚴重的打擊。此前,美國已經對韓國的鋼鋁產品、汽車零部件加稅,最近甚至提出了對汽車貨船到港加稅。這一系列加稅措施,對韓國經濟的打擊非常大。考慮到韓國目前經濟形勢不景氣,又處于政府交替的階段,這些關稅措施對韓國來說不堪重負。
考慮到日韓在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等方面與美國深度綁定,兩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高,業內人士分析,重啟“對等關稅”對日韓必然影響巨大。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專家木內登英7月8日在該機構網站發布的一篇文章預測。如果美方將對日的對等關稅提高到25%,將使日本整體的GDP在現有規模基礎上降低0.85%,一旦美方正式對日加征25%的對等關稅,明年日本經濟陷入緩慢衰退局面的概率將大大超過50%。
“日韓兩國對美出口規模下降和貿易逆差擴大不可避免,若高關稅落地,將導致日韓產品在美國市場競爭力下降,尤其是汽車與半導體等行業出口會受到沖擊,導致兩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失業風險加大。”吳英杰認為,高關稅將對日韓經濟造成巨大的下行壓力,日韓兩國GDP必然下降,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出口受阻導致相關產業鏈裁員,金融市場波動和投資信心受挫,高關稅引發通脹、失業和生活質量下降。
吳英杰認為,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日韓勢必將加強區域經濟合作,而中日韓三國加強經貿合作也有了更多動力。
美方此次重啟“對等關稅”,在韓國國內引發了不滿情緒。韓國慶熙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朱宰佑7月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韓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主要是得益于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但該協定是美國于2004年發起,并在2019年應美國要求進行了修訂。如今,美國又以順差為由想要對韓國征收報復性關稅。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源于其自身產業結構,美國不解決自身問題,卻持續向韓國施壓,這是在自掘墳墓。
“此前美方還就美韓同盟分擔費用的問題提出質疑,這都表明美國并不可靠。”朱宰佑稱。
歐盟將何去何從?
雖然美方重啟“對等關稅”從傳統盟友日韓“下手”,但其另一個傳統盟友歐盟的“命運”也成為了美媒關注的焦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表示,盡管特朗普宣稱自己與歐盟存在許多貿易糾紛,并多次威脅提高關稅,但這一次歐盟似乎尚未收到他的信函。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當地時間7日表示,歐盟仍在爭取于7月9日前與美國達成一項原則性的雙邊貿易協議,目前歐盟與美國仍在繼續接觸。
“歐盟始終致力于達成一項有利于歐盟企業、消費者和全球經濟的協議。此外,歐盟也已準備好應對所有結果的選項,包括反制清單,但暫不打算啟動該程序。”吉爾表示,歐盟已完成對成員國、企業和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征詢。目前,歐盟仍把談判作為首要任務,但也在為其他可能的結果做準備。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7日表示,美國將在未來48小時內宣布多項貿易協議。他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很多人在談判中改變了態度。所以,昨晚我的郵箱里裝滿了很多新的提議,很多新的方案。所以這幾天將是忙碌的。”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征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征收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基準關稅。特朗普此前曾威脅稱,如果7月9日前美歐貿易談判沒有取得突破,他將對歐盟商品征收50%關稅。作為回應,歐盟曾決定對總額210億歐元的進口美國產品加征最高50%的關稅。但為給貿易談判留出時間,這一報復措施將推遲至7月14日生效。
據一些歐盟知情人士7日則向路透社透露,歐美已接近達成協議,歐盟方面可能對美方針對飛機及其零部件、部分醫療器械和烈酒產品所征“基準關稅”作“有限讓步”。
在7月8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對此,毛寧表示,在關稅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非常明確的,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