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布加稅名單后,日韓兩國反應截然不同。與此同時,美財長第一時間喊話中國。那么,對于特朗普的加稅決定,日韓作出怎樣的反應?美財長又對中方說了什么?
當?shù)貢r間7月7日,90天關稅“緩征期”結束前兩天,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公布了首批14個國家的關稅稅率。其中,日韓被征收25%的關稅,韓國稅率與4月初保持一致,日本稅率則較之前上調了1個百分點。
作為美國的傳統(tǒng)盟友,日本和韓國率先收到特朗普發(fā)來的“加稅信”,這是兩國所不能接受的。當?shù)貢r間8日,面對日本輸美商品不降反升的關稅稅率,日本首相石破茂稱,“非常遺憾”,并強調日方不會在關稅問題上輕易妥協(xié);韓國政府則表示,由于新政府還沒來得及與美方開展深入談判,韓方將優(yōu)先推動自身改革以減少對美順差。
那么,對于美方的加稅通知,日韓為何反應截然不同?有分析認為,對石破茂政府來說,拒絕對美妥協(xié),主要出于兩方面因素考慮。一方面是美日已經(jīng)開展了七輪部長級對話,并且日方同意以擴大投資、購進更多美國商品等方式,來縮小雙邊貿(mào)易逆差。
在這種情況下,日方如果再接受特朗普開出的高額關稅,就相當于作廢前期談判中達成的共識,并支付更高的貿(mào)易成本,這將給日本出口業(yè)造成沉重負擔。另一方面,日本參議院即將迎來換屆選舉,支持率下跌的石破茂政府,必須在這個關鍵時刻堅守底線,否則很容易被民眾和政敵抓住把柄,進而陷入到更不利的處境當中。
而剛上任一個月的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由于忙著穩(wěn)定內政、恢復國內經(jīng)濟,因此對美方發(fā)來的“加稅通知”并沒有太大反應。或許對李在明來說,與3個月前相同的關稅稅率,只是尹錫悅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之一。所以比起對抗美方的“對等關稅”,新一屆韓國政府更應該盡快改善美韓關系,為后續(xù)關稅談判、經(jīng)貿(mào)合作打好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宣布對14國加稅的同時,他還簽署總統(tǒng)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這也意味著,日韓還有時間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以此來決定最終的關稅稅率。
而在同一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喊話中國,稱希望在未來幾周內與中國同行見面,延續(xù)此前在瑞士和英國進行的貿(mào)易談判。有分析指出,美方之所以先對一批亞洲國家征收重稅,再喊話中國商討經(jīng)貿(mào)問題,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根本目的就是對華施壓。
對特朗普來說,中美兩國目前達成的關稅共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中方并沒有繼續(xù)下調稅率,或者徹底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在此背景下,對中國的貿(mào)易合作伙伴施壓,就是在間接逼迫中方讓步。不過,美方也清楚,對全球其他國家的關稅威脅同樣不可長久,畢竟任由關稅戰(zhàn)升級,只會給美國市場造成嚴重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