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網
【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 陳全 實習生 胡琳翊】據英國《衛(wèi)報》近日消息,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今年發(fā)布的《語言趨勢》(Language Trends)報告揭示,英國不同經濟狀況學校的學生在外語學習機會上存在顯著差距。
報告調查涵蓋了1000所中小學及私立學校,結果顯示,英國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公立學校中,選修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普通中等教育證書,是英國學生完成第一階段中等教育會考所頒發(fā)的證書,記者注)現代外語課程的學生比例比最富裕地區(qū)同類學校低32%,比平均水平低11%。具體來看,最富裕公立學校的11年級學生中,69%正在攻讀GCSE外語課程,而較貧困學校的這一比例為47%。
報告結果顯示,此前英國政府提出的“英國中學文憑證書(English Baccalaureate,簡稱EBacc,為GCSE中較為重要的科目課程,記者注)”目標中“90%的學生在GCSE階段學習一門外語”的推進工作正在倒退。盡管2024年GCSE和A-level(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記者注)考試中外語科目的報名人數多年來首次有所上升,但隨后又出現下降,且仍集中在少數學校。平均而言,公立中學10年級學生中學習一門GCSE外語課程的比例為53%,較去年下降1個百分點。
對此,英國國家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語言學科首席研究員查爾斯?福斯迪克教授(Prof Charles Forsdick)警告:“英國正面臨語言教育僅為富裕學校學生所享有的風險,這會把許多年輕人排除在必要的教育之外。”英國跨黨派議員、議會跨黨派現代語言問題小組聯合主席吉恩?考辛斯(Jean Coussins)也指出:“如果Ebacc證書及其90%的學生參加GCSE外語考試的目標不復存在,政府需要確保其替代方案仍能保證大多數年輕人學習外語直至16歲到18歲。否則,A-level外語課程很可能會從公立學校完全消失,甚至GCSE外語課程也可能會成為富裕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專屬。”
在具體語種方面,德語受沖擊最大。盡管德語是當地雇主最青睞的外語,但目前僅40%的英國學校提供GCSE德語課程,且多集中在富裕地區(qū),與之相對應的法語和西班牙語課程開設比例為90%和76%。在最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受訪中學中,僅有1所開設GCSE德語課程,而這一比例在較富裕公立學校中接近四分之三,私立學校則為三分之二。A-level階段的情況同樣嚴峻,僅27%的公立中學提供德語課程,而提供法語和西班牙語的比例分別為近50%和44%。在最貧困的中學中,開設A-level外語課程的不到三分之一,但58%的私立學校提供A-level德語課程,約80%的私立學校在16歲后仍開設法語和西班牙語課程。
近90%的英國學校開設了GCSE法語課程,76%開設西班牙語課程,只有40%開設德語課程。圖片來源:redsnapper/Alamy
此外,調查還發(fā)現,超過三分之一學校的A-level外語班學生人數不足5人,過去三年中,8%的學校停開了A-level德語課程,法語及西班牙語課程的停開比例則為7%與3%。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學校顧問維基?高夫(Vicky Gough)強調,“這種語言學習機會的嚴重不平等將產生深遠影響。從國家層面看,可能縮減英國的人才儲備,侵蝕語言和文化多樣性,削弱英國在外交、貿易及國際關系中的全球地位。”英國教育部發(fā)言人也回應稱:“學習語言能助力年輕人與世界接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政府希望所有孩子都能享有這一機會,且正通過‘變革計劃’推進專家主導的課程革新,同時提供免稅激勵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語言教學,保障教學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