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印度最近在對華問題上很活躍,自從前段時間風靡一時的“高志凱線”引發網絡熱議后,印度防長干脆提出了最直接的請求:和中國劃定邊境線。
與此同時,蘇杰生在對美對華關系上,都做了更新表態。
印度防長的訴求到底是為了什么?莫迪此時離國外訪,又有什么目的?
前段時間,中國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長高志凱博士在視頻中提出“如果印度要拿麥克馬洪線說事,那么中印也可以沿著恒河劃線”的觀點,引發了無數網民的討論。
尤其是在外網發酵之后,直接把印度人搞破防了。印度博主、媒體紛紛公開炒作此事,聲稱中國有“占領印度土地的野心”。
畢竟如果真的沿著恒河劃界,印度恒河以北的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歸屬就要有變化。
好在是印度官方并未下場加入這次的風波中,也沒將事情鬧大。
后續高志凱博士在接受采訪時也解釋了,他的說法只是做個比喻,來打擊一下印度的領土野心,并不是為了要擴張領土和煽動進行戰爭。
畢竟印度人在領土問題上動輒拿著一個英國小專員非法“劃定”的邊境線當作所謂的“國界線”,憑什么中國不能按照這樣也畫一條線呢?
不過印度也是真的有意改變這一現狀,印媒曝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在前段時間到中國參加上合峰會時,曾表示“支持永久劃界”。
按照他的說法是,在劃定邊界線之后,中印還要重構解決復雜問題的路線圖。
此外辛格還對華“釋放善意”,說了不想和中國增加不穩定因素、中印要繼續緩和緊張局勢等等言論。
現階段中印爭議邊界線很長,同時也是長期影響兩國關系的源頭之一,辛格的提議乍一看,似乎還真是為兩國關系考慮。
但實際上,印度防長是在打著“劃分邊境”的名義給中國下套。
印度所謂的劃界可不是要和中國談判“新邊界”,而是想讓中國承認他們所主張的那套非法國界,其中包括麥克馬洪線。
這樣一來,印度就能順理成章地直接攫取中國的領土藏南地區,還有喀喇昆侖的中國土地了。
而且他們想還是一石二鳥的計策,如果中國這邊不同意談判的話,印度就能將“不想要和平”的鍋甩給中國來背,對國內有個交代。
再來看中國是如何回應的,中方日前針對印度防長的言論,回應表示:
中印之間已經有會晤機制,中國愿意同印方一道就劃界談判、邊境管控等問題保持溝通,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
說白了中方也沒有拒絕印度防長的談判,但“保持溝通”四個字就已經將印度往下一步推進的目的堵死了。
中印保持目前這種局勢,只要印度不在邊境問題上升級局勢和找麻煩,所有的問題不妨慢慢談也不急。
再來看另一邊,印度外長蘇杰生最近對中國的表態就堪稱“自信到家”了。
印度外長蘇杰生30日在紐約接受美國《新聞周刊》采訪說,印度現在是中國“最大的鄰居”,他們當然是希望和中國關系穩定的。
6月30日,蘇杰生在紐約接受《新聞周刊》采訪現場
印度現在和美國聯系很深,但如果說對華的立場和對美關系掛鉤,這種說法很誤導人。
蘇杰生這段話,想表達的意思大致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印度不想在中美之間玩“二選一”的游戲,他們又要中國又要美國。
其二是印度現在不想和中國搞對抗,如果美國“要價”讓印度怎樣對中國來決定和美國關系怎樣,他們也不打算跟。
不得不說蘇杰生的這番表態,還是挺像是一個有思想有格局的外交官。
不過蘇杰生回顧在半個月前剛剛接受國內媒體印度電視臺采訪的時候,表現得又是另一副面孔。
他當時語氣非常狂妄地表示,“印度周邊國家要么與印度合作,要么付出代價”,劍指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這些小國家。
此外蘇杰生還特別點名中國,表示印度需要做好“站出來”抗衡中國的準備,過去他們在邊境問題上也犯過錯。
由此可以看出,蘇杰生的立場是見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對中國的態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原因之一就是印度這些年搞“大國自信”這套非常順手。
莫迪政府為了增強印度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向周邊國家推行“大巴拉特主義”,和蘇聯時候干涉周邊國家內政的方式差不多。
印度新德里街頭的G20峰會海報
沒想到在5月份啃上了巴基斯坦這塊“硬骨頭”,崩掉了幾顆牙,在國內鬧得很沒面子。
但他們并沒有吃到什么教訓,不僅在全球大搞“勝利演講”,現在還準備向周邊小國施壓,維持原定路線。
在印度防長、外長接連表態的時候,印總理莫迪也沒有閑著。
當前莫迪已經乘機離開印度,前往非洲國家加納和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國家訪問,行程長達8天時間。
由此莫迪還在國內被扣上了“觀光總理”的名號,反對黨指責他拿著納稅人的錢到處旅游。
實際上莫迪的這趟訪問沒這么簡單,
這些年印度幾乎是全盤照抄中國崛起路線,現在他們在發展投資制造業之后,也正模仿中國“一帶一路”向全世界輻射影響力的這一步,打開國際貿易市場。
有意思的是,莫迪這趟訪問除了宣布投資和合作,還有一個關鍵任務是和中國搶“礦產供應鏈”的影響力。
這段時間自從中國管制稀土,造成全球多國“震動”然后紛紛和中方談條件之后,印度也羨慕得不得了。
同時他們也看到了機會,向中國提出了“關鍵礦產挑戰”。
其商工部長戈亞爾揚言要投資一大筆錢,印度建立一條特殊的礦產供應鏈擺脫中國依賴,最終“贏下和中國的比賽”。
莫迪這趟訪問,就是準備和非洲和拉美地區的這些國家談礦產開采、合作等協議的。
殊不知,印度對稀土和關鍵礦產這套規則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他們一沒人才二沒資金,靠著“印度國內稀土儲量也很大”的認知就想將稀土搞起來,估計最終的結果不會好到哪里去。
參考資料:
《莫迪開啟十年來“最長訪問”》環球時報
《外交部回應中印防長會見情況》千龍網
《印度外長“狂言”:鄰國要么合作,要么付出代價》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