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越南貿易部突然發布聲明,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部分熱軋鋼卷產品征收高達27.83%的反傾銷稅,這一政策不僅持續5年,更令人震驚的是其生效日期竟提前至公告前一日,7月6日。
這一舉措如同一記重錘,砸碎了中越經貿關系的平靜水面,此舉標志著越南在與美國達成“歷史性”貿易協議后,迅速將經濟矛頭轉向中國,徹底撕破此前與中方構建的貿易合作關系。
這一急轉彎的背后,或許是越南地緣政治博弈下的利益權衡下的選擇,但卻是一場注定“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短視之舉。
關稅壁壘下的“投名狀”
鄰居突然翻臉,是什么感覺?越南對中國鋼材的這記重拳,來得又急又狠,還玩起了“隔夜生效”的花招,這份高達27.83%的反傾銷稅,仿佛一紙戰書,宣告了長達五年的貿易壁壘,也讓無數人嗅到了大國博弈的火藥味。
這記突如其來的回手掏,看似毫無征兆,其實早有鋪墊,就在幾個月前,一輪為期120天的臨時關稅已經試過水溫,如今的正式版本,不過是把試探變成了決心。
但真正撬動這一切的,并非越南自己的鋼鐵雄心,而是一份幾天前與大洋彼岸的美國悄悄簽下的協議,而這記重拳背后,藏著另一個巨人的影子——美國。
在此之前,越南正頭頂著一片巨大的烏云,美國政府曾放出狠話,要對越南商品加征最高46%的“對等關稅”,對于一個出口占GDP高達85%,且視美國為頭號金主的國家,這無異于釜底抽薪。
為了不讓經濟命脈被掐斷,越南在談判桌上幾乎是咬著牙做出了妥協,而談判的結果,表面上是越南的“勝利”,但代價卻是對美國商品全面敞開國門,實行零關稅。
這意味著,無論是附加了高額消費稅的美國汽車,還是物美價廉的農產品,甚至是波音飛機,都能在越南市場上長驅直入。
而越南看似成功止損,但協議里卻埋著一根專門扎向別人的毒刺,條款明確規定,那些原產于他國,尤其是中國,試圖借道越南“轉口”到美國的商品,將會面臨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
這堵墻砌得明明白白,就是為了封堵中國企業利用越南繞開中美貿易摩擦的通道,過去幾年,這條路曾是中國產業鏈轉移的黃金小道,如今,美越聯手把它堵死了。
鋼鐵行業的“致命一擊”
越南這步棋,走得既精明又矛盾,它的算盤,一面是為了自己,但算盤的另一面,卻寫滿了“依賴”二字。
現在越南的鋼鐵工業還很稚嫩,需要保護,因此抬高進口門檻,能給本土鋼廠一口喘息之機,逼著它們產業升級,不再只滿足于做基礎原料的搬運工,而是朝著附加值更高的領域攀爬。
同時多收的關稅也能實實在在地充盈國庫,填補財政缺口,但是他們卻忘了,中國既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更是它制造業的“輸血站”,越南制造業的血管里,流淌的正是來自中國的鋼材。
2024年,越南從中國進口的熱軋卷鋼高達814萬噸,占了它總進口量的七成,而這些鋼材,是越南無數出口加工廠得以運轉的基石。
這種又依賴又抵制的擰巴心態,讓它的操作顯得格外糾結,雖然今年前五個月,越南從中國進口的鋼材已經同比減少了四分之一,但這更多是市場波動的結果。
即便加上這筆重稅,中國鋼材憑借著據說低至35%的成本優勢,依然很有競爭力,而這一刀砍下去,最先喊疼的可能還是越南自己。
有分析指出,此舉可能直接導致越南本土的基建成本飆升,比如風電項目成本將激增15%,最終拖累的還是自己的經濟增長。
更別提,越南的鋼鐵產業本身就是“中國造”的,煉鋼用的焦炭,82%來自中國,鋼廠里的設備,70%也來自中國。如此決絕地切割,稍有不慎,便會傷及自身經脈。
中越合作的“多米諾效應”
面對越南的“變招”,中國的反應遠不止于外交抗議,商務部第一時間表態,聲稱正在評估影響,堅決反對任何損害中方利益的協議,并將采取必要措施。
這番話是說給世界聽的,但真正的動作,早已在產業層面悄然展開,現在中國鋼鐵行業,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戰略大轉變”。
過去的老路子,是把鋼材賣到全世界,現在的新思路,是“投資取代貿易”,直接把鋼廠開到海外去,與其在海關門口跟各種關稅壁壘斗智斗勇,不如直接扎根本土,成為當地產業鏈的一部分。
這不僅能完美規避貿易壁壘和所謂的“轉運稅”,還能更貼近市場,更深入地參與全球化,而越南的關稅政策不僅沖擊鋼鐵行業,更重創兩國深度交織的產業鏈。
長期以來,“中國部件+越南組裝”模式支撐著越南對美出口的1/3份額,電子、機械、紡織等關鍵領域均依賴中國原材料與中間品。
40%的轉運關稅迫使在越中企面臨生死抉擇,要么接受成本暴漲,要么重建供應鏈,然而越南短期內根本無法替代中國的上游產能,企業若轉移至其他國家需數年時間,期間將陷入生產停滯。
中冶寶鋼的案例尤為典型,其在越南市場份額從30%提升至70%,加稅政策實施后,中國鋼鐵企業可能加速撤離,轉向東南亞其他國家,越南制造業將因此流失投資、就業與技術溢出。
恒星科技在越南投資高性能鋼絞線項目,寶鋼與沙特阿美合建世界級的鋼鐵基地,攀華集團則瞄準了菲律賓的鍍鋅和彩涂卷市場。
從東南亞到中東,再到北非,中國鋼鐵的產能正像蒲公英的種子,乘風落地,在全球各地生根發芽,尋求一種更穩固、更長遠的生存方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出的“促高端、穩絲路、嚴監管”九字方針,更是清晰地劃出了未來的航向。
結語
越南的“變臉式”外交看似在美中博弈中獲取短期利益,實則付出高昂代價,而在歷史上,貿易戰從未有贏家,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大豆出口轉向巴西,烏克蘭農產品禁令引發匈牙利農民抗議。
越南如今的選擇,不僅破壞中越17年最大貿易伙伴關系,更在區域經濟圈中樹立負面榜樣,可能引發東南亞國家重新評估對華政策。
若中國加強技術封鎖或產業鏈轉移,越南將陷入“被邊緣化”的困境,既失去美國市場的長期準入,又喪失中國供應鏈的穩定性。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