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 天壇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可有些鄰居偏偏喜歡給你使絆子。
加拿大最近就碰上了這么個糟心事。
自家的大鄰居美國突然翻臉,一口氣要收35%的"過路費"。
這下可把加拿大急壞了,慌不擇路之下,竟然主動找上了太平洋對岸的中國。
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2025年7月10日這天,白宮官網上突然出現了一份行政令。
特朗普宣布從8月開始,對加拿大輸美的所有商品征收35%的統一關稅。
這個數字比之前威脅的25%還要高出一大截。
消息一出,整個加拿大都炸了鍋。
要知道,加拿大有超過七成的出口都是賣給美國的。
西部的石油、東部的汽車零件、魁北克的乳制品,哪一樣不是靠著美國市場活著?這35%的關稅要是真落實了,那些中小企業怕是要關門大吉了。
特朗普給出的理由聽起來振振有詞。
他說加拿大在貿易上占了美國太多便宜,特別是在能源、金屬這些關鍵領域存在嚴重不公。
他還警告加拿大,要是敢報復,美國會采取更狠的措施。
加拿大工業部長喬利當天就坐不住了,直接表態要對美國的銅進口關稅進行反擊。
她的原話是"絕不妥協"。
加拿大廣播公司更是直接說特朗普這是在羞辱加拿大的主權。
反對黨領袖普瓦列夫爾也跳出來,批評特朗普對盟友下手太狠。
這場貿易戰其實早有預兆。
2025年2月份,特朗普就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了25%的關稅。
加拿大也不是吃素的,安大略省在3月10日宣布,對輸往美國紐約州、密歇根州和明尼蘇達州的電力加收25%的附加費。
特朗普的反應速度那叫一個快。
3月11日,他直接把加拿大鋼鋁產品的關稅翻了一倍,提到50%。
第二天就生效,一點緩沖時間都不給。
這一來一回的較量,加拿大吃了大虧。
4月份的數據顯示,加拿大對美出口下降了15.7%,進口也減少了10.8%。
加拿大鋼鐵生產商協會主席科布登愁得不行,他說25%的關稅就已經讓企業喘不過氣了,50%簡直就是要命。
特朗普還不忘在社交媒體上挖苦加拿大。
3月11日,他發文說只要加拿大愿意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所有的關稅問題都會煙消云散。
到了5月4日,他接受采訪時又提起這茬,說會一直談論這個話題。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的回應倒是硬氣:"加拿大永遠不會以任何方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特朗普口口聲聲說加拿大占美國便宜,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美國60%的原油進口和85%的電力進口都來自加拿大。
更關鍵的是,加拿大一直在以折扣價向美國供應能源。
阿爾伯塔省每天向美國輸送430萬桶石油,美國的煉油廠把這些原油加工后,轉手高價賣到全世界。
賺得盆滿缽滿的美國,反過來說是在"補貼"加拿大。
蒙特利爾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道格·波特看不下去了。
他直言不諱地說,加拿大之所以有貿易順差,完全是因為向美國出口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
要是他是美國公民,他會覺得美國在能源進口上更依賴加拿大才對。
加拿大的困境在于,它的經濟結構太依賴美國市場了。
不光是能源,農業、制造業等關鍵領域都和美國產業鏈深度綁定。
西部的油砂產品必須運到美國煉油廠加工,安大略省的汽車零部件訂單主要來自美國整車廠。
這種依賴關系讓加拿大在面對關稅威脅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特朗普的35%關稅公告發出后不到一天,加拿大就坐不住了。
7月11日,加拿大外交部長阿南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東盟外長會議期間,主動提出要和中國外長王毅見面。
中國外交部的措辭很有意思,說這次會面是"應約會見",明擺著是加拿大主動找上門的。
會談中,加方明確提出要"重新校準中加關系",希望盡快恢復雙方各領域的合作。
王毅的回應很有分寸。
他說中加關系過去幾年確實經歷了波折,但兩國之間沒有領土爭端,沒有地緣矛盾,完全可以成為相互成就的伙伴。
這話說得客氣,但誰都聽得出來里面的潛臺詞。
加拿大這次的轉向看起來很突然,實際上也是被逼無奈。
2024年中加貿易總額達到1174億加元,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
在石油、天然氣、木材、大豆這些原材料貿易上,兩國有著明顯的互補性。
中國市場大、采購穩定,是加拿大資源型企業夢寐以求的大客戶。
加拿大想和中國改善關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兩年,加拿大在美國的壓力下,對中國沒少使絆子。
去年,加拿大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中國某知名監控設備企業撤出市場。
2024年2月,又對20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理由是這些企業涉嫌與俄羅斯有關聯。
加拿大外交部還試圖插手中國香港事務。
這些動作的時間點都很微妙。
2024年初,加拿大總理卡尼剛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開完閉門會,沒幾天就宣布了對中企的新制裁。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加拿大是在配合美國的步調。
現在形勢變了,加拿大想轉身擁抱中國,可之前做的那些事還歷歷在目。
王毅在會談時特意提到,今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和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是總結過往、思考未來的重要契機。
這話里既有期待,也有提醒。
加拿大國內對這次外交轉向也有不同聲音。
商界特別是農產品和新能源設備企業,巴不得趕緊打開中國市場。
可加拿大的外交政策長期受制于北美政治體系,在安全、貿易、投資等方面都深度嵌入美國主導的網絡。
想要真正調整方向,談何容易。
特朗普的性格大家都知道,要是加拿大真的和中國走近了,美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到時候是頂住壓力繼續和中國合作,還是又一次屈服于美國的威脅?這是擺在加拿大面前的一道難題。
加拿大這次的遭遇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遲早要付出代價。
當初緊跟美國對中國下手,現在輪到自己被收拾了才想起來找新朋友。
只是不知道這次的覺醒能持續多久,還是又會在壓力下重蹈覆轍。
國際關系的復雜性就在這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