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資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宣傳信息科的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小宋正和同事緊盯著屏幕,爭論最新一期《資陽人大》雜志的封面照片——那是一張全國人大代表劉艷英在安岳縣檸檬園里與果農交流的生動畫面。“就是它了!”小宋興奮地說,“這張圖最能代表我們代表扎根一線的溫度!”
與此同時,同事將講述民生實事項目監督經驗的《資陽“民生實事清單”變百姓“幸福賬單”》推送上網。這忙碌的清晨,正是資陽人大宣傳工作新面貌的一個縮影。
機制筑基,讓好故事有“好舞臺”
“制度是‘地基’,閉環是‘引擎’。”宣傳信息科負責同志翻開厚厚的年度檔案,里面清晰地串聯著年度工作要點、管理辦法、規程等。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中省媒體赴資陽市開展集中采訪。資陽人大供圖
“過去零敲碎打,現在可是‘一盤棋’。”他介紹,變化源于一套環環相扣的機制:常委會領導親自掛帥成立領導小組,年初全市宣傳大會定方向、明任務;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和常委會重點,年度宣傳要點就是“指揮棒”;嚴格的“三審三校”制度,像一道“安全閥”,確保每篇稿子政治性、法定性、人民性有機統一。
更關鍵的是“協同發力”。過去各委室“單打獨斗”,如今辦公室牽頭,相關委室共同制定年度宣傳重點選題,任務分解到委室。
平臺賦能,讓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好故事,更得有“好話筒”。資陽人大門戶網站后臺,一篇關于水源地保護監督的報道閱讀量正在飛速攀升。而在另一塊屏幕上,“資陽人大融合平臺”小程序的后臺顯示,代表履職“有聲書庫”的收聽量持續走高,許多代表利用通勤、午休時間在線“充電”。
《中國人大》雜志記者赴安岳采訪全國人大代表劉艷英。資陽人大供圖
為了讓人大聲音“看得到、聽得見、傳得開”,資陽人大精心編織了一張“立體傳播網”:迭代更新的門戶網站,精心編印的《資陽人大》季刊、《向人民報告》年刊;技術賦能更是亮點——資陽人大“融合平臺”小程序讓代表履職、新聞報道、民主互動在“指尖”完成;機關宣傳展示屏實時滾動工作動態;在“資陽觀察”客戶端開通的“人大融媒號”,圖文視頻齊發,上百條鮮活內容直達市民手機。
聯動增效,共奏“大合唱”
宣傳的力量在于“合力”。安岳縣隆恩村,全國人大代表劉艷英正在接受《中國人大》雜志記者專訪,她帶著記者走進田間地頭,講述檸檬產業和鄉村振興的故事;四川省人代會期間,省人大常委會報刊社的記者與資陽人大的同志熱烈討論,策劃拍攝《他們眼中的省人代會》,講述不同人眼中的人代會;在樂至一個普通的代表聯絡站,基層通訊員老周拍下“田間議事會”的熱鬧場面,照片迅速傳回,加工成生動的圖文報道……
暮色降臨,資陽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的宣傳展示屏依然明亮,上面實時滾動著最新的人大動態、代表風采、民意回聲。(李平、王亞玲、宋晨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