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加強刑罰執行監督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主題,7月8日,廣東檢察機關邀請多名人大代表到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廣東省女子監獄開展調研活動。
南都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蘭建議為未成年服刑人員刑滿出獄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更好地重新融入社會。廣州市人大代表張雅利則呼吁持續強化對文身機構的管理,“文身機構不應該為未滿18歲的青少年文身”。
將廣繡融入矯正教育
7月8日上午,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內高墻聳立,鐵網森嚴。多名未成年服刑人員正在監區勞動改造,經過培訓的他們低頭熟練地完成手機自拍桿零件的組裝,抬手間露出短袖下五顏六色的“花臂”。
另一邊,紅艷如云的荔枝與翠葉映襯成輝,綻放的百合栩栩如生……兩名服刑人員用針線制作的廣繡作品吸引眾人駐足觀賞。監區民警說,相比一般的生產勞動,非遺廣繡的學習培訓時間更長,“至少學半年時間”,希望結合嶺南非遺文化探索矯正教育新路徑,也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
下午,在廣東省女子監獄,各個監區的服刑人員用歌唱、舞蹈、配音秀等節目貢獻一場文藝匯演,展示監獄執法水平和改造成果。
配音秀《致母愛》中,6名服刑人員為電影《哪吒2》的母子對白配音,聲情并茂地演繹心聲,“我生來就是魔,一直讓你們受苦。我也好想成為你們的驕傲,是我連累了你們,對不起,娘!”
在座談交流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云浮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總支部書記李小蘭分享了參觀感受,她希望社會為未成年服刑人員刑滿出獄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更好地重新融入社會。
建議強化未成年人文身管理
調研過程中,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城市建設職業學校原副校長張雅利則注意到,很多未成年犯有文身。
據了解,2022年6月,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曾印發《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其中明確規定,任何企業、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不得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文身。文身服務提供者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文身服務提供者違反規定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的,有關部門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從眾心理讓其分辨能力不強,對他們今后職業發展不利。”張雅利認為,社會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文身行為的管理,持續加大對給未成年人文身的機構的打擊力度。“我作為人大代表向社會呼吁,文身機構不應該為未滿18歲的青少年文身。”她表示,會在廣州市檢察院的指導下,將相關建議盡快提交。
據悉,廣東省檢察院自2023年以來共審查“減假暫”(即對監獄服刑犯人實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80148件,提出不同意減刑假釋意見5226件,審查數和提出監督意見數均居全國前列。持續完善“派駐+巡回+科技”監督機制,近3年,廣東省檢察院先后組織對30所監獄、9個看守所和6個社區矯正場所開展了省內交叉巡回檢察。
巡回檢察“利劍”作用逐步顯現,共發現監管執法問題6589項,發現派駐檢察室監督履職問題658項,同步移送一批違規違法線索材料。
廣東省檢察院還積極運用檢察公開聽證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參加公開聽證會,凝聚社會各界共識。2024年以來共開展刑事執行案件公開聽證806次。
采寫:南都記者 楊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