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中國僑聯主辦、四川省僑聯承辦的2025年“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走進資陽安岳。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馬來西亞5國的37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和4名海外領隊老師近距離領略了資陽安岳的秀美山川和獨特魅力。
上午10點30分,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的石板路上,加拿大華裔女孩葉配瑜舉起手機不停拍照,她興奮地說:“當我站在這些石刻面前,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課本里的東方美學活了!”當孩子們了解到安岳石刻現存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萬余尊、經文40余萬字的規模時,紛紛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的感嘆。
如果說圓覺洞的震撼是“一眼千年”,那么秦九韶紀念館則讓這群孩子觸摸到了另一種“中國智慧”。據介紹,秦九韶出生于安岳,是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其所著的《數書九章》享譽中外。在紀念館內,孩子們認真聆聽講解,對秦九韶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敬佩。“秦九韶在《數書九章》所創的‘大衍求一術’,領先西方剩余定理500年,真是讓人驕傲!”意大利華裔少年何璐斐激動地說。
夏令營走進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張英攝
最讓孩子們興奮的,是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的“穿越時刻”。走進這里,仿佛瞬間穿越時空隧道,以往只能遠觀的精美石窟造像,如今“走”出崖壁,以超高清、3D立體的形態呈現在眼前。數字展示中心運用前沿的VR、AR、全息投影等技術,將安岳石窟的絕美細節“放大”到極致,能清晰看到佛像上的每一處褶皺、面部表情。孩子們紛紛感嘆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沉浸式感受石窟文化的魅力。
石永恩正在傳授石刻技藝。張英攝
如果說數字技術讓歷史“活”了過來,那么跟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石永恩學習石刻技藝,則讓文化真正“長”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在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游客中心的非遺工坊里,石永恩手持?鏨子,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孩子們。不少孩子在石永恩指導下嘗試雕刻紋樣,西班牙華裔少年徐嘉隆舍不得停手:“我以前覺得石刻很硬、很冷,現在才知道,每一次雕刻都要帶著溫度。”
據了解,未來安岳還將結合非遺工坊、數字展館等資源,設計更多“可觸摸、可互動、可傳承”的文化體驗項目,讓更多海外華裔青少年在“行走的課堂”中,品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深化對中華文明根脈的認識與認同。(潘政吉、張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