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特朗普,不認識晚上的特朗普!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持續上升。
特朗普最近在關稅問題上又玩起了"變臉"戲碼。原本計劃7月9日前對歐盟的鋼鋁、汽車等產品加征最高50%的關稅,結果因為談判有進展,突然宣布暫緩執行。
按照美國的說法,歐盟主動讓步,同意降低飛機零件、醫療器械這些領域的關稅,還松口讓美國車企進口歐盟汽車時少交點稅(從25%往下降)。不過美國人也沒完全松手,農產品加稅17%的威脅還在,藥品和半導體這些關鍵領域更是連影子都沒見著豁免。
特朗普老早就說過,歐盟一直在占美國的便宜!但歐盟認為,美國沒有做到一個盟友的責任,歐洲與美國的傳統關系,已經宣告結束。
現在特朗普團隊打著"保護美國產業"的旗號,說要通過這種全球基線關稅來減少貿易逆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給美國制造業回流找借口。歐盟這邊也不是吃素的,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放話。
歐盟已經在做準備了。歐盟官員偷偷列了個“報復清單”,價值大約1300億歐元。清單上主要是美國的東西,像農產品(比如吃的喝的)、摩托車(比如哈雷)、還有奢侈品。這個單子不是新想的,是參考了2018年特朗普當總統時雙方掐架那次(當時特朗普對歐洲鋼鋁加稅,歐盟就報復性地對美國摩托車、波本威士忌這些東西加稅)。
特朗普為啥非要跟歐盟過不去。美國每年對歐盟的貿易逆差高達3500億美元,相當于每天往歐洲白送10億美元的商品。
特朗普團隊還搞了個“全球基線關稅”計劃,說是保護美國工人,其實就是要讓制造業回流美國。比如德國車企在美賣一輛車,關稅漲到50%的話,成本得多出1.2萬美元,直接擠壓利潤空間。這招說白了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消費者得為高價買單,但特朗普更看重的是保住底特律的飯碗,畢竟汽車工會可是他的鐵桿票倉。
現在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再度延期,歐盟可能被迫接受10%的基準關稅,但換來汽車關稅的部分減免,比如在美國設廠的德國車企能享受更低稅率。不過美國也沒完全松口,農產品關稅還是懸在頭上。歐盟內部也鬧矛盾:德國急著保住汽車廠,法國堅決反對農業讓步。
特朗普之所以這時候突然對歐盟的關稅延期,說白了是他心里還是沒有底!怎么說呢?特朗普的關稅就像給經濟打興奮劑。短期讓美國工廠多招點人,但長期物價飛漲、盟友離心,最后買單的還是普通老百姓。歐盟的抵抗也不是為了爭面子,而是真怕被美國拆解了產業命脈。
這場所謂的美歐關稅戰,早就不單是貿易糾紛,而是關乎誰能守住未來經濟規則的生死戰。就像經濟學家說的,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像在拆自家房子的承重墻。短期騰出點空間,最后整棟樓都得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