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政治和貿易圈里又是風起云涌,歐盟大佬馮德萊恩剛在歐洲議會猛批了中國一把,沒過五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跳出來說要對歐盟商品加征30%的關稅。這事兒一出,網上吵翻了天,大家都在猜這背后到底啥算盤。
馮德萊恩這人吧,1958年出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家里條件不差,從小就接觸歐洲那套政治圈子。她是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出身,早年在地方上干過,后來一步步爬到國家層面。先是管過家庭、婦女、青年啥的,再后來管勞動和社會事務,2013年到2019年當了德國國防部長。那幾年她搞軍隊改革,弄國際合作,挺能折騰,作風也硬朗。
2019年,她當上歐盟委員會主席,成了這位置上第一個女老板。當時歐洲正亂哄哄的,貿易戰、技術競爭、地緣政治啥都堆一塊兒。她上臺后,對中國態度特別硬氣,動不動就說中國是“系統性競爭對手”,要歐盟在經濟、安全上多防著點。這味兒跟特朗普那會兒的美國對華政策有點像,感覺倆人能對上眼。
其實馮德萊恩也不是一開始就這么沖。早些年,她還說過中歐合作挺重要,尤其在氣候變化、全球衛生這些領域。可后來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歐盟內部又老擔心中國經濟影響力太大,她就變臉了。
2025年7月8日,她在歐洲議會上直接開炮,說要以“去風險”為目標調整對華關系,點名中國“產能過剩”擠壓歐洲市場,還說中國支持俄羅斯讓歐洲安全更麻煩。她還提了仨要求:中國得減產能、開放市場、別限制稀土出口。
這轉變咋回事兒?一是歐盟自己產業壓力大,想保住自家飯碗;二是她可能想跟美國套近乎,畢竟美歐貿易談判老卡殼,她得找點籌碼。這次猛批中國,很多人就說她是給美國遞“投名狀”,想換點談判桌上的好處。
特朗普這家伙,大家都熟,愛玩硬的。2018年他搞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加了一堆關稅,弄得全球經濟都晃悠。2025年7月12日,他又在網上喊話,說從8月1日起要對歐盟商品加征30%關稅,理由是美歐貿易談得不順。他這“美國優先”的套路一點沒變,就是想拿關稅逼人就范。
這政策有啥說法?支持的人覺得能保美國產業,減少貿易逆差;反對的說這只會讓物價漲、老百姓遭殃,還可能把全球貿易搞得更亂。反正特朗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掄再說。
這30%關稅砸下來,影響可不小。先說歐盟,貨在美國賣不動,經濟肯定得慢下來。再說美國老百姓,歐洲車、機械啥的貴了30%,買東西得掏更多錢。還有全球供應鏈,企業得重新調整,成本肯定上升。
更麻煩的是,這事兒可能引來報復。馮德萊恩就說了,歐盟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必要時還得對等反制。雙方這么一杠上,全球貿易就更碎片化,經濟復蘇估計得拖后腿。
馮德萊恩批中國和特朗普加關稅,表面看是兩碼事,其實連著呢。她批中國那勁頭,可能是想給美國看,意思是“我跟你們一條心”,希望美歐談判時美國能松點口子。可特朗普壓根不買賬,轉頭就給歐盟一棒子。這說明啥?美國還是那老做派,單邊主義,誰都得聽我的。
這背后是大國博弈。美國想用關稅壓歐盟讓步,歐盟想在中美之間找平衡,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動一動都影響全局。馮德萊恩這“投名狀”遞得有點尷尬,特朗普壓根沒接。
這局勢下,各國都得想想路子。歐盟得重新琢磨對華政策,別太靠美國,也得跟中國多聊聊。美國呢,單邊搞下去不是長久辦法,全球經濟還得靠開放合作。中國這邊,面對壓力得穩住陣腳,同時多跟歐盟、東盟這些搭上線,少依賴美國市場。
馮德萊恩批咱們“產能過剩”、支持俄羅斯,話說得挺狠,但她自己地盤上產業競爭不過咱,也不能全賴咱們吧。她這招有點像轉移視線,歐盟內部問題不少,拿中國當靶子挺方便。特朗普加關稅呢,跟咱們直接關系不大,但全球經濟一亂,咱們出口肯定也受波及。
不過咱也不用太慌。中國這些年經濟底子打得挺牢,產業鏈齊全,跟不少國家關系也不錯。面對這種國際擠兌,咱得沉住氣,一邊守住自己利益,一邊多找朋友合作。畢竟全球化這趟車,誰也別想獨跑。
短期看,歐盟貨在美國貴了,美國貨在歐盟也可能漲價,老百姓日子不好過。企業更頭疼,供應鏈得重新弄,成本一漲,利潤就薄了。全球貿易這池水,本來就渾,再這么一攪和,估計更亂。
長遠看,這事兒可能讓全球貿易更分裂。以前大家好歹講點WTO規則,現在大國都玩單邊,誰拳頭硬誰說了算。經濟復蘇本來就慢,這下更難了。尤其是中小企業,扛不住這種折騰。
中國這邊,估計還是老路子:穩住自己,多找伙伴。對歐盟,咱得擺事實講道理,產能過剩這鍋不能全甩給咱。對美國,關稅這事兒跟咱直接關系不大,但得防著全球經濟下滑的連鎖反應。外交上,咱得多拉歐盟、東盟這些,別讓美國一家獨大。
經濟上,內循環還得抓緊,外貿也得穩住。稀土這種王牌,捏緊了別松手,關鍵時候能頂大用。
馮德萊恩那話聽著就不順耳,啥叫“產能過剩”?咱工人辛辛苦苦干活,產品賣得好,咋就成過錯了?特朗普加關稅,感覺又是美國那套霸道作風,歐洲吃虧也活該。不過大家也明白,國際上這博弈,咱得硬氣點,不能老讓人捏軟柿子。
馮德萊恩猛批中國五天后,特朗普對歐盟加關稅,這倆事兒串起來,就是國際政治的亂拳。馮德萊恩想靠批中國討好美國,結果特朗普不領情,反手給她一棒子。背后是大國博弈,美國想壓著歐盟,歐盟想平衡中美,中國得穩住自己。
對咱中國來說,這既是壓力也是機會。壓力是國際環境更復雜,出口可能受影響;機會是咱能趁機拉攏更多伙伴,站穩腳跟。老百姓看這戲,氣歸氣,但也得信國家能扛住。全球化這趟車,誰也別想下,合作共贏才是正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