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印度國防部低調發布了一則不起眼的追授榮譽名單,卻意外激起全球軍迷和安全分析師的強烈關注。名單中不但有多名空軍飛行員,還包括頂尖防空系統S-400的操作員。與此同時,國際防務權威平臺FlightGlobal與IISS聯合發布的最新全球空中力量報告中,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數量悄然減少。
嚴密封鎖背后
新德里,6月。氣氛異常緊張。印度官方對5月初克什米爾方向發生的印巴空戰始終三緘其口。外界早有疑問:戰后,印度空軍多地舉行內部追悼儀式,卻沒有任何對外說明。社交媒體零星出現了幾張疑似失事“陣風”戰機殘骸的照片,但很快被刪除。
根據巴基斯坦國防部多次公開發言和本地媒體DAWN的報道,5月7日,巴基斯坦空軍在克什米爾方向對印度展開的大規模空中行動中,動用了最新一批“梟龍”Block-III和殲-10C戰機,發射超視距導彈。多名國際軍情專家通過衛星照片和開源情報分析,確認該地區短時間內發生了至少三起高強度空中爆炸。
與以往不同,這一次印度空軍的損失規模前所未有。FlightGlobal 2025年度統計報告顯示,印度現役“陣風”戰機數量由36架驟降至33架,蘇-30MKI和米格-29也減少各一架。雖然數據調整原因官方沒有解釋,但與巴方和多方情報不謀而合。
法印“默契”下的輿論攻防
法國達索公司CEO埃里克·特拉皮爾公開否認“陣風”被擊落,堅稱所有損失均因“技術故障”或“人為失誤”。法國方面極力維護“陣風”出口榮譽。巴黎國防研究所(IFRI)安全分析師弗朗索瓦·古約在6月接受《費加羅報》專訪時指出,印度空軍的戰損公關策略與達索的利益深度捆綁,兩國在信息發布上保持高度一致。
但事實掩蓋不住。7月上旬,印度多地空軍基地舉行追授榮譽儀式,名單包括4名空軍飛行員,其中3人駕駛“陣風”戰機。亞當普爾基地5名S-400“凱旋”防空系統操作員也在名單之中。多位印度軍方家屬透露,他們被要求不要公開悼念、不得發布相關圖片。印度媒體《印度時報》專欄作家沙爾馬在6月末撰文稱,這種前所未有的消息封鎖,恰恰說明事態之嚴重。
國際防務智庫SIPRI(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報告亦提及,印度空軍“陣風”戰機于2025年5月遭遇實戰損失,雖然法方聲明堅決否認,但印度國內相關采購計劃已重新評估。
“陣風”戰機在巴控克什米爾方向的失利,直接動搖了法國在南亞的軍售信心。知情人士透露,印度與法國正在悄然重談部分武器采購條款,甚至傳出印度對后續批次價格提出更高折扣要求。
S-400被“擊穿”
2025年6月,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在圣彼得堡國際防務論壇上,間接回應了外界關切。發言人承認,印度部署在克什米爾方向的S-400防空系統遭受“實戰損失”,并正在進行升級評估。此舉被業內視為對印度S-400損毀事實的“側面認可”。
《簡氏防務周刊》6月特稿指出,巴基斯坦軍方動用多型無人機和巡航導彈,采用飽和攻擊戰術,突破了印度S-400的防護圈。多家國際分析機構利用Maxar衛星影像比對,發現亞當普爾基地附近確有大型爆炸痕跡。美國防務專家斯蒂芬·沃克分析稱,巴基斯坦在5月空戰中首次實現對S-400系統的有效壓制,極大提升了本國空軍士氣。
印度軍方雖然沒有正面通報戰損,但2025年6月印度國防部對S-400操作員家屬的特殊補助政策、亞當普爾基地的防空部署調整、以及后續加密通信采購,均印證了這一點。
印度媒體普遍回避S-400損毀細節,但印度議會國防事務委員會內部報告中,已對亞當普爾基地的“重大人員傷亡”作出專項通報。相關文件在反對黨議員推動下被曝光,成為國內外輿論熱議的焦點。
信息戰與輿論旋渦:印度“遮掩”戰略的極限
今年6月,莫迪政府在多重壓力下被迫為陣亡士兵“追授榮譽”。但這一做法被外界普遍視為“遲到的公開”。英國《經濟學人》援引印度民間智庫PRS分析認為,印度政府長期回避公開戰損原因有三:一是維護國家形象,防止士氣受挫;二是防止對手借機進行心理戰;三是保護軍工采購談判利益。
但在數字化時代,信息的流動遠超以往。社交網絡與衛星圖像、開源情報的交互,使得官方消息難以單方面主導輿論。印度空軍內部人士向“環球網”透露,2025年5月至6月,軍內士氣波動明顯,部分一線飛行員對信息封鎖表達強烈不滿,認為“戰場真實情況不應對國民隱瞞”。
與此同時,法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印度主要軍貿伙伴,紛紛對印方戰損統計提出質詢。法國達索公司私下已向印度國防部提交技術改進方案,要求了解“陣風”戰機在實戰中的具體表現。俄羅斯方面則加緊推動S-500系統對印出口談判,試圖以更高端產品維持客戶信心。
印巴空軍現代化競賽新拐點
在本輪沖突中,巴基斯坦空軍首次大規模實戰部署殲-10C與“梟龍”Block-III,裝備有中國最新型相控陣雷達與超視距導彈。印度空軍雖然有“陣風”與蘇-30MKI等先進戰機,但在電子對抗與信息化作戰上暴露出短板。
2025年6月下旬,印度國防采辦委員會緊急審議第五代隱身戰機采購計劃,公開征集F-35、蘇-57E等多款機型方案。印度媒體《商業標準報》報道,印度空軍高層認為,隱身能力與信息化作戰水平將成為未來印巴空戰的決定性因素。
S-400系統的被擊穿,也讓印度軍方重新審視防空體系。印度已著手與以色列、美國談判,計劃引進多型反無人機系統和先進預警機。國防部預算報告顯示,2025-2026年度,印度在空軍信息化和綜合防空領域的投資增長超過20%。
戰損“難產”的背后:軍事文化的困境與反思
多年來,印度軍方在對外發布戰損信息時秉持高度保守態度。2025年5-6月的印巴空戰后,軍方要求所有參戰人員及家屬不得泄露任何關于陣亡、失蹤或受傷的消息。相關照片、悼念活動均被嚴格限制。
印度社會對此反應復雜。軍人家屬對政府的“冷處理”表達不滿,部分家屬通過匿名渠道向外媒披露真相。反對黨則在議會強烈要求公開真實損失,并批評政府損害軍隊士氣。
在國際輿論壓力下,印度政府不得不以追授榮譽的方式“側面承認”損失。2025年6月,印度總統府首次公開向部分陣亡軍人家屬頒發榮譽勛章。盡管沒有詳細公布具體戰損,但相關儀式的視頻和名單很快在網上流傳,引發廣泛討論。
技術與戰略的新博弈
2025年6月,全球軍情圈將目光聚焦南亞。印巴空軍的現代化博弈,已成為影響區域安全格局的關鍵變量。印度“陣風”與S-400的損失不僅暴露本國空軍的信息化短板,也推動了新一輪高技術裝備競賽。
巴基斯坦軍事專家賈米爾·汗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指出,巴方在本輪空戰中綜合運用電子戰、超視距導彈和無人機集群,有效拖住了印度傳統空優力量。國際防務圈普遍預計,未來印巴沖突將更加側重“非對稱作戰”和“智能化戰爭”。
印度空軍高層已向政府提交“2026-2030空軍現代化路線圖”,核心內容包括加快第五代戰機引進、升級現有防空系統、強化電子對抗能力。印度軍工集團HAL也宣布,將加速本土隱身戰機AMCA的研發進程。
參考資料:印軍終于承認了!印巴空戰有4名飛行員陣亡 :其中3人駕駛陣風戰機
2025-07-08 17:18·高峰軍事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