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高溫”成為熱搜榜上的常客,許多北方城市的溫度更是突破了歷史新高。
然而,就在大多數城市都在為“苦夏”而煩惱時,貴州省卻另類出圈,只因包括貴陽、六盤水在內的多個貴州城市,溫度也就在24度上下,和“高溫”根本不沾邊。
更是有不少貴州網友表示,自己長這么大就從來沒體驗過35℃以上是什么滋味?
的確,貴州省會貴陽,在過去幾年里一直都是暑期避暑熱門旅游城市,更是有著“中國涼都”這樣的美譽。
這不僅讓許多網友感到好奇,貴州為什么這樣涼快呢?畢竟在許多人的印象里,貴州是個“不毛之地”,正所謂——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說的便是貴州。
既然如此,貴州作為一個南方省份,為何會“鶴立雞群”,如此涼快呢?
首先,自然離不開貴州得天獨厚的高原地形,要知道,貴州地處云貴高原,平均海拔達到了1100米,正是這樣的高海拔地形,給貴州的天氣帶來了屏障作用。
眾所周知,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氣溫機會下降0.6℃左右,1100米的平均海拔,相當于平均氣溫下降六度以上。
以貴州的省會貴陽來舉例,這里的海拔正好是1100米,與同維度的福州相比,夏季的氣溫就要明顯降低六度以上,之所以差距如此明顯,就是因為福州的海拔為84米。
貴州正是因為海拔優勢明顯,才使得縣級的溫度能夠維持在25℃以下,并且遠遠低于同維度的長江中下游城市。
除了高海拔的自然降溫之外,云貴高原還會通過改變大氣環流來進一步影響貴州的氣候。
由于貴州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南側,這使得冷空氣南下時,受到了高原阻礙,并且在貴州地區形成了一個交界面,也就是所謂的“云貴準靜止鋒”,進而形成了貴州地區“天無三日晴”的特殊氣候。
而由于云層有遮擋太陽輻射的作用,因此進一步降低了地表溫度。
除了高原地形帶來的影響之外,貴州本身崎嶇不平的地貌特征,也是促成貴州“涼快”的主要原因。
正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貴州省九成以上的土地為山地和丘陵,可謂是山脈縱橫,再加上充沛的水域,導致貴州形成了獨特的垂直氣候帶。
比如貴州西部的烏蒙山區,這里的海拔有2200米之高,乃至夏季的平均氣溫只有18攝氏度,而貴州西部的赤水河畔,夏季的溫度又能飆升至28攝氏度,也就是說,同一省內的平均氣溫就可以相差十度之多。
另外,貴州省內有六成以上是喀斯特地貌,也就是說,貴州省內遍布著暗河、溶洞,以至于地下水循壞十分活躍,而水循環活躍,自然可以帶走大量的地表熱量,使得地表溫度降低。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貴州馬嶺河大峽谷附近的喀斯特地貌的夏天氣溫就要比周邊地區低5攝氏度以上。
再加上貴州地區的河流密度遠高于同維度其他地區,不僅有赤水河、烏江這樣的大河,也有草海、紅楓湖等大湖,正是如此之多豐富的水體,使得貴州地區的溫度得到了調節。
除此之外,季風系統的協同降溫機制對于貴州的“降溫”也功不可沒。
尤其是在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與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給貴州地區帶來了充沛的水汽,使得貴州地區全年的平均降水量達到了1200毫米左右,其中夏季的降水量更是占據了半數左右。
正是因為頻繁的降雨,導致貴州地區的氣溫很難升高,而且,貴州地區夏季的降雨大多集中在夜晚,幾乎占據了七成以上。
而夜間江水又可以通過蒸發吸熱,再加上云層的保溫作用,使得貴州地區夏季的晝夜溫差較小,比如說貴州的省會貴陽,夏天的晝夜溫差只有5℃左右。
再者,對于我國絕大多數省份來說,夏季的高溫主要來自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但是貴州地區正好處于副高壓的邊緣,因此受影響時間較短。
除此之外,貴州的生態系統對貴州的氣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很多人或許并不知道,貴州省內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六成以上,也就是說森林生態系統的碳資源儲存量高達15億噸,使得貴州地區的森林蒸騰作用異常明顯。
要知道,每公頃的森林,夏季就可以蒸發十噸的水分,也就是說可以吸收2.5萬大卡熱量,相當于是十臺家用空調在制冷。
當然,貴州的低溫也與貴州近年來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有關。
要知道,貴州目前的主要產業就是旅游業和大數據產業,眾所周知的蘋果“云上貴州”數據中心就是典型的案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貴州2024年的GDP中,數字經濟的比例高達42%,與之相對的高耗能產業的占比更是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再加上貴陽、六盤水等貴州主要城市的城市布局都注重生態空間,以貴陽為例,其環城綠帶的面積達到了13.5萬畝,整個城市的綠化率更是達到了四成以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森林城市。
或許很多網友好奇,為何貴州就這樣運氣好,得天獨厚呢?
實際上,貴州獨特的氣候條件也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正是在復雜的地質演化過程中,形成了現如今復雜的地形和氣候條件。
當然,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貴州的氣溫也有所升高,但是仍舊令同維度的省份羨慕不已。
正是因為貴州夏季的清涼模式,使得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成為了近年來夏季避暑的首選。
再加上貴州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使得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家庭選擇來貴州自駕游,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貴州的旅游產業將更加火爆,成為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