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7月9日電 (林永傳 方磊)“今年上半年,我們完成了對來自美國、日本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多家境外航空公司委托的飛機維修及改裝業務,基地機庫一直處于飽和狀態。”9日,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孫立接受采訪時如是介紹。
據廈門海關統計,上半年該關累計監管進境維修飛機110架次;監管區外航空保稅維修進出口貨值980.5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40%。
受益于全球旅游業復蘇,航空客貨運量逐漸增加,航空公司不斷擴大機隊規模、增加航班頻次,直接推動了飛機檢查、維護和維修等市場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
作為中國最早發展航空維修產業的地區之一,廈門航空維修基地匯集了太古、新科宇航等知名航空維修企業,形成集飛機結構大修、發動機及起落架維修、人才技術培訓等多環節于一體的產業格局。
為促進航空維修新質生產力持續、穩固、高質量發展,廈門海關根據航空維修境外訂單占比超80%的特點,在全國率先開展“綜保區外保稅維修”業務試點,航空維修企業在綜保區外即可享受免擔保、可退稅、賬冊式的保稅政策。同時,疊加保稅倉庫功能,貫通保稅物流與保稅維修之間的通道,打造“保稅倉庫+保稅維修”新興業務模式,推動業務范圍從整機維修拓展至發動機、起落架、零部件制造等領域,每年為企業節約22億元擔保額度。
為進一步壓縮維修飛機停場時間,廈門海關首創“航空維修一體化”監管模式。廈門海關所屬機場海關航維保稅科科長宋林稱,該模式為每架維修飛機減少停場時間一至兩天、壓縮通關時間25%以上,提升航空維修企業核心競爭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