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全世界還在猜,特朗普和普京那點 “互相看得上” 的勁兒能撐多久,沒成想兩人翻臉這么快,特朗普見從普京那得不到準話,在白宮里直接罵普京 “胡說八道”。
這邊剛鬧完沒多久,烏總統一得到老美可能再給軍援的信兒,當即就下了狠心,一點兒情面不講,直接簽了字,對5家中企進行制裁。
老美本來打得一手好算盤,他們以為只要在烏克蘭點燃戰火就能順手拖垮俄羅斯,然后再逼中國選邊站,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既拆散中俄,又能把歐洲牢牢綁在美國這條船上。
為了這個,白宮各種放話、敲打中國:你不配合就等著吃苦頭,但現實卻沒按劇本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對五家中國企業下手,說它們的產品出現在俄羅斯無人機里。
這看起來像在管芯片,實際上就是找個借口炒作“中俄合作”,好博出個存在感,他知道國際舞臺上誰聲音大,誰就有機會繼續拿援助,他這招像是在向美國表忠心,遞上一個“投名狀”。
歐盟那邊也有人配合,尤其是馮德萊恩,馬上跟著唱雙簧,但問題是,真說到動手制裁中國,德國、匈牙利這些國家立刻踩了剎車,他們很清楚中俄這塊合作壓艙石一動,經濟震蕩誰都吃不消。
說到底這場“芯片風波”本身就很荒唐,你說在無人機里發現了中國芯片,就要怪中國企業,那是不是發現恐怖分子開豐田車,也要制裁豐田?
在全球供應鏈高度交織的今天,很難控制產品最后流向哪兒,烏克蘭和西方就是睜眼說瞎話,他們并不真的在乎芯片問題,只是想用這事兒在中俄之間打個楔子。
可惜他們算盤落空了,中國只淡淡回應一句:“中俄企業之間是正常的商業往來”,然后就不再理會,而普京在7月初的聯邦安全會議上也特別強調“某些東方伙伴的可靠性達100%”,其潛臺詞直指中國。
前年的時候,中俄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了兩千四百億美元,這里面的門道很清楚,糧食、能源、日用品這些才是交易的大頭,壓根不是西方嘴里說的啥軍火生意。
美國想抹黑,卻拿不出真證據,只能用“可能”“疑似”這些模糊詞湊段子,實在是底氣不足。
歸根到底,美國沒想到的是,中俄現在這種合作已經不是“誰給我好處我就跟誰好”的淺層關系了,而是一種深層的戰略認知:兩國都對美國搞霸權這套玩膩了,開始真正互相靠攏。
美國一直以為自己手里最硬的牌就是金融系統,戰爭一爆發它立刻揮刀:把俄羅斯的大銀行踢出全球的SWIFT結算系統,又把幾千億美元的俄方外匯儲備一鍵凍結。
意思就是你這國家的錢我說不用就不能用,白宮信心十足,覺得盧布馬上就會崩,俄羅斯經濟幾周就該趴下。
可沒想到劇情反轉得飛快,盧布短暫下跌后很快就漲了回來,普京也不是吃素的,他立馬出招:以后誰想買俄羅斯天然氣、石油、糧食,都得用盧布來結賬。
這操作直接把本國資源變成了“硬通貨”,逼得歐洲國家為了供暖和吃飯,不得不乖乖換盧布,這一下反制成功,連美國自己人都看懵了。
但這事最嚇人、不只是俄羅斯有沒有抗住,而是它讓世界上很多國家看清了一個真相:原來美元不是中立工具,它可以一夜之間變成武器,只針對“不聽話”的國家動手。
于是“去美元化”不再是學者嘴里的假設,而成了各國政府的真實計劃,俄羅斯自己搞起了SPFS金融結算系統,現在已經有上百家國外銀行參與。
中國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CIPS,現在擴張得特別快,像印度、巴西、南非、沙特這些國家,以前都老老實實地用美元做買賣,現在也都開始試著用自己國家的貨幣來做生意了。
美國不是不知道,就連它的國家情報總監都承認,很多國家正在偷偷幫俄羅斯繞過制裁,而美國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可以把這比作一艘自以為堅不可摧的大船,結果被炸出個裂縫,船還在漂,但海水已經灌了進來,你能補一時,但補不住全局。
這一口“金融鐵拳”本來是想砸碎對手,結果卻意外砸到了自己腳上,美元的“神話”被撕開了一道口子,而這道口子很可能就是全世界重新洗牌、走向多極金融時代的起點。
這場烏克蘭戰爭打到現在,表面看是炮火紛飛,其實背后更像一場沒下完的爛棋局,經濟制裁打不垮俄羅斯,拉幫結派也拉不動世界,美國原本以為自己是導演,結果發現自己正被世界慢慢“靜音”。
軍事上,戰場變得越來越暗黑,烏克蘭成立了一個類似以色列摩薩德的特別小組,專門搞暗殺,才短短幾周,俄羅斯就有兩位少將和一名軍工高管被這個小組干掉了。
這種做法已經不是為了贏,而是想刷存在感,告訴世界“我還在反抗”,可這其實是另一種絕望的表現,打不贏只好拼命讓自己看起來還沒輸。
外交上美國原以為自己能一呼百應,掀起全球“反俄浪潮”,可除了那些老跟班國家點頭響應,大多數真正有分量的發展中國家都集體沉默。
印度、巴西、南非、印尼這些國家沒幫俄羅斯,也沒站美國,而是冷眼旁觀,不說話就是最強硬的拒絕,他們不是親俄,而是早就厭倦了被美國指手畫腳。
對美國來說,這才是最刺耳的信號,不是有人反對你,而是世界懶得理你,當一個曾經號令全球的霸主,發現自己“號令無門”,那種落差才最致命。
而在美國國內支持繼續援烏的“鷹派”和主張盡快收手的“鴿派”吵得不可開交,有人想硬剛到底,有人怕把經濟拖垮。
國會里分裂嚴重,白宮左右為難,整個戰略就像個精神分裂的病人,左手打仗,右手想撤,全身都不協調。
澤連斯基現在的每次露面都像是在催賬,而不是發號施令,普京雖然不怎么講話,但行動一如既往冷靜,從不亂出手,他很清楚,拖下去對手比自己先亂。
美國原本的算盤是“三贏”,讓俄羅斯倒下,不惹怒中國,又不傷到自己,但現在三條線全出問題,仗沒打贏,中國沒被嚇住,自己的通脹和財政也一團糟,說是“三贏”,實則“三輸”。
這場戰爭終究會結束,但它留下的東西不會消失,它沒有像美國想的那樣重新定義世界,反倒讓世界更堅定地想跳出“由一個國家說了算”的舊格局,真正的變局,還在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