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是新時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破題之鑰”,更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堅持黨建引領,實行專項行動,是著力破解物業治理“老大難”問題的有力舉措。4月底,全區召開了嘉定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推進會,下發了《嘉定區關于開展2025年度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擬通過建組織和建機制同推、黨建引領和行業管理聯手、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并重等舉措,全方位加強黨對小區治理的領導,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社區善治的生動圖景。6月27日起,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辦”系列報道,蹲點報道部分街鎮、小區的經驗做法。
在物業管理領域,“酬金制”因其透明、高效的特點備受推崇。位于嘉定區新成路街道的嘉寶花園,正是這一模式的先行者和受益者。2017年,小區從傳統“包干制”轉為“酬金制”。8年來,小區不僅厘清了糊涂賬,維修資金累計增長30%,可支配資金總量突破700萬元,業主滿意度顯著提升,成功走出一條物業治理升級的新路徑。
業委會“亮劍”,力推“酬金制”
時間回溯到2017年,嘉寶花園第二屆業委會上任之初,便面臨物業費上漲的難題。小區業態復雜,別墅、高層、公寓并存,業主意見難以統一,且調價方案缺乏依據,陷入僵局。
“要讓業主少掏錢、物業多辦事,就必須改變管理模式!”面對物業的推諉,時任業委會主任印愛國態度堅決,“賬目必須公開透明,否則更換物業!”在業委會的強硬立場和不懈努力下,物業公司最終同意轉為“酬金制”管理模式,并接受全程財務監督。
資金顯著增長,服務提質增效
“酬金制”的核心在于透明化運作:物業公司按約定比例提取固定酬金,小區所有服務性收入及剩余資金歸屬全體業主,結余資金全部納入小區維修資金或用于提升服務。模式轉變后,業委會聯合物業聘請第三方記賬公司,耗時2年徹底理清了歷史遺留的糊涂賬,并大刀闊斧優化收支結構。
變革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現任業委會主任魯嘉萍用數據說話:“以前電梯運維費結余被物業當作利潤,現在全部‘回家’納入維修資金;臨停車位重新規劃后優先滿足業主,管理更規范,一年的臨停收入反而增加了……”
截至2024年11月,小區維修基金賬戶同比增長6%。小區可支配資金總量突破700萬元。較“酬金制”實施前,資金池累計增長高達30%。
賬目清晰是基礎,服務提升才是目標。業主趙女士感受真切:“現在報修,幾分鐘就有人響應,效率很高!”高層住戶許阿姨對定期公示的賬目贊不絕口:“小到保潔工資、綠植養護費,每一筆都列得明明白白,我們看得放心。”如果有登記過車牌號的親戚來,小區至今保持著“5元一晚”的親情停車費,性價比獲業主廣泛認可。
業委會“三有”是成功基石
在業委會辦公室,賬本常年公開,隨時歡迎業主查閱。作為“酬金制”落地實施的“主力軍”,魯嘉萍深有感觸:“’酬金制’能成功,核心在于業委會必須具備‘三有’——有魄力敢于碰硬、有能力精通業務、有精力無私奉獻。”她利用退休前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帶領團隊系統學習物業管理知識,通過專業能力和嚴格監督,幾乎實現了小區的“自主管理”,物業服務質量也隨之躍升。
在制度設立及落地實施的過程中,難免遇到業主提出不同意見或利益訴求。源珉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方面,依托我嘉物業黨建工作站、“社區管家”行動和聯席會議,由社區黨總支牽頭居委、業委和物業“三駕馬車”共同發力;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具備管理經驗、專業經驗的黨員業主擔任“小區管家顧問”,積極探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小區人民管”的“人本”模式,由社區黨總支牽頭組織黨員志愿者、社區工作者耐心公允做好爭議協調,紓解矛盾,正向引導,將心比心為小區業主解決共性剛需訴求。
嘉寶花園的成功實踐,為破解社區物業管理難題提供了“嘉定模式”。未來,新成路街道還將通過加強業委會履職培訓、完善物業公司考評機制等舉措,持續推動形成更加規范、透明、高效的物業管理新格局,讓更多居民切實享受到社區治理現代化的紅利。
通訊員:費曉曉、龔羽軒
編輯:楊玉潔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