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在臨時瓜果攤點售賣西瓜。
盛夏時節,武威應季瓜果迎來豐收季。
近日,在涼州城區,許多瓜果攤位整齊排列,西瓜、香瓜、杏子、桃子等時令水果琳瑯滿目,攤主熱情招呼顧客,顧客爭相挑選購買,現場一派熱鬧的景象。
在涼州區和平大道一側港灣處,來自涼州區張義鎮石頭壩村的劉玉平正在自己的瓜果攤位上忙個不停。
“往年賣瓜找不到好地方,總是害怕違規被查處,現在有了固定攤位,心里踏實多了。”劉玉平說,今年涼州區專門設置了應季瓜果攤位,他早早辦理了攤點證,在指定的位置“安心”售賣。
為解決種植戶進城“賣果難”與市民“買果遠”問題,今年,涼州區城市管理局聚焦群眾期盼,通過完善機制,合理規劃、規范管理、優化服務、加強檢查等舉措,為種植戶和市民搭建起便捷的交易橋梁,讓小小瓜果攤成為城市里一道溫暖而文明的風景線。
“涼州區城管局執法人員給我們找到的這個臨時攤點地段好,場地也寬敞,我們的西瓜不愁賣了。”劉玉平說,在熟悉周圍市民的消費需求后,他又順帶著做起了其他瓜果銷售,收入比預想得還好。
“以前買菜買瓜果要坐公交車去市場,現在下樓出門就能買到新鮮又實惠的瓜果。”在民勤路宋園新村小區門口,正在挑選西瓜的市民李女士說。
工作人員規范臨時攤點。
攤點運營要規范,科學管理是關鍵。在工作過程中,涼州區城市管理局堅持“疏堵結合、便民利民、合理布局、規范有序”的工作原則,綜合考慮城市交通、居民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嚴格遵循“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背街小巷規范和邊角空地充分利用”的標準要求,在城區設置了24處應季自產自銷瓜果臨時售賣攤點,為瓜果種植戶提供穩定的銷售場所。
招呼顧客,介紹瓜果,討價還價,挑選瓜果,稱重裝袋……來自涼州區金羊鎮海上村的于金忙得不可開交。“有了臨時攤位,我們種的瓜果實現了‘地頭采摘、城里直銷’,不僅節省成本,還提高了收入。”于金高興地說。
市民在家門口購買新鮮杏子。圖片均由涼州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今年,我們在涼州城區設置了24處261個應季自產自銷瓜果臨時售賣攤點,銷售時間一直持續到10月。”涼州區城市管理局干部魯青山說。
小小瓜果攤,承載著種植戶的希望,也滿足了市民的需求,更體現了城市管理的溫度與智慧。魯青山說,涼州區城市管理局將加強對臨時售賣攤點的管理和服務,引導流動瓜農就近進入臨時售賣點規范經營,督促瓜農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實現市容整潔、農民增收、市民便利,讓城市更加文明有活力。(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馬艷)
本文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