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一聽到特朗普跟韓國要100億美元的“保護費”,我都有點懵了。
這哪是什么盟友會做的事啊?簡直比強盜還狠!前腳剛加征完25%的關稅,把韓國企業摁在地上摩擦,后腳就獅子大開口,直接把駐韓美軍每年的駐扎經費提到100億,生怕韓國經濟死得不夠透。
這招“雙重打擊”玩得真溜,算準了韓國現在內外交困,不敢跟美國硬頂。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面對特朗普這毫不掩飾的“發難”,韓國新總統李在明,眼下的路真不多了,認真掰扯一下,能選的路恐怕真就只剩下一條,來中國參加九三閱兵。
特朗普這操作,是真把韓國往死里整。
加25%關稅已經夠狠了,韓國本來經濟就不太行,全靠進出口撐著日子,這一刀下去,韓國那些出口美國的主力企業得流多少血?結果錢還沒捂著,特朗普又惦記上那筆“保護費”了。
張嘴就是100億美元,比之前漲了多少倍?這筆錢對韓國政府來說,哪里是拔毛,簡直就是割肉!這說明啥?特朗普壓根就沒把韓國當個正經盟友。
在他眼里,韓國就是個隨時可以捏的軟柿子,一塊肥得流油、不敢反抗的肥肉。
你看他捏的另一個是誰?日本!嫌人家進口美國大米少了,看日本汽車業不順眼了。
至于韓國?特朗普根本不需要什么特別復雜的理由,純粹看你“好欺負”,特別是李在明剛上臺,自家那一堆事兒焦頭爛額沒處理明白呢,哪有底氣立刻跟美國對壘?韓國一開始恐怕連想把那25%的關稅“砍下來”的奢望都不敢有,只想能拖延時間,少輸當贏。
結果呢?美國連這點時間都不給,上來就開個天價保護費。
為啥這么急?說白點,特朗普自己后院也起火,加征關稅這把雙刃劍,美國自己也被“反噬”得難受,它也得找地方回血呢!看韓國經濟虛弱,正好落井下石,這錢收得理直氣壯。
你說韓國民眾氣不氣?美韓自貿協定當初可是美國帶頭簽的,現在特朗普翻臉不認賬,硬說韓國占了多大便宜,拿這個當借口來征收報復性關稅,簡直是把韓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韓國國內怨氣沖天,諷刺美國人就知道甩鍋施壓,自己從不反思。
搞笑的是,這股不滿的聲音,美國那邊估計多少也聽到了點風聲。
那美國咋辦?改了嗎?哼,對日本搞搞關稅也就算了,對韓國更絕,直接祭出“保護費”這招狠的!你說這不是“殺雞儆猴”是啥?日本經濟底子厚點,頂得住壓力,韓國?恐怕只能硬生生吞下這苦果,被人當成那只被殺的“雞”來嚇唬其他的“猴”。
現在壓力全在李在明身上了。
國內老百姓日子本來就不容易,美國那邊又步步緊逼,雙重壓力像山一樣壓著。
特朗普這一百億美金保護費,明擺著兩個意思:第一,以后韓國你自己的安全,你自己得掏夠銀子買單,別想賴著美國;第二,駐美軍那點“辛苦錢”,現在必須漲、狠狠地漲!他知道韓國缺錢嗎?當然知道!他就是故意要這個數。
這動作徹底戳破了兩層窗戶紙:第一層,所謂的“美韓同盟”在特朗普這里不過是一紙生意契約,掏錢到位,才算“關系良好”;第二層,美國自己經濟也不好過,特朗普那套“關稅萬能”的玩法,現在后勁上來了,急需韓國這樣的冤大頭來補他的窟窿;第三層,你說他是不是還有那么點不爽?李在明剛上任沒多久,就收到訪華邀請,參加九三大閱兵,這國際曝光度,或許讓自詡為“交易大師”的特朗普看得酸溜溜的,也想找點茬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啊,走到這一步,李在明能怎么辦?他上臺前說的那些要平衡外交、振興經濟的話言猶在耳,但現實是殘酷的。
想學尹錫悅一條道跟著美國走到黑?看看結果吧!關稅大棒砸得韓國企業眼冒金星,“保護費”賬單又送到眼前。
這條路簡直是往火坑里跳!指望美國突然良心發現放過韓國?那不如指望太陽從西邊出來。
特朗普的貪心是填不滿的。
你今天認了這25%的關稅,明天他就能再給你加50%;你今天咬著牙付了這一百億美金“保護費”,他明年絕對能找出理由再翻個倍。
面對這種沒完沒了的壓榨,繼續委曲求全只有死路一條。
那尋求別的出路呢?歐洲、東盟?他們要么自顧不暇,要么在這個級別的對抗中影響力不夠,根本沒法給韓國有力的支持。
說白了,能真正有力制衡美國這股咄咄逼人氣勢的,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國。
而且,中國是實實在在伸出了橄欖枝,邀請函就放在李在明桌面上。
所以,很多人看來,出席九三閱兵,對李在明來說,真不是選不選的問題,而幾乎是唯一能下的那步棋。
這是跳出“被美國單方面勒索”死循環的最佳機會,也是一張向中方展示改善關系誠意的關鍵牌。
通過深化與中國的關系,在經貿上尋求更廣闊空間,降低對美國市場的病態依賴,至少在面對特朗普下回掄起“關稅大棒”或者提升“保護費”時,韓國的腰桿能稍微挺直一點,手里也能多攥幾張牌。
甚至有可能,借力中國的影響力,在日后和美方談判“保護費”問題時,好歹能爭回一點點的議價空間,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完全淪為案板上的魚肉。
不過,這事兒顯然不是李在明想干就能立刻干的。
他到現在還猶豫著沒給準信,肯定有他的難處,主要卡在兩方面。
首當其沖的就是那個敏感的韓美關系。
李在明當然明白美國的重要性,也深知特朗普睚眥必報的個性。
如果他真的接受邀請先去了中國,特別還是去參加閱兵這種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活動,回頭再去接觸美國,天曉得特朗普會發多大脾氣?韓國賭不起這個“先中后美”的風險。
國內那些親美的、跟尹錫悅穿一條褲子的反對派們,肯定也卯足了勁準備鬧,這趟“破局”之旅從一開始就會被國內政治漩渦拖得步履維艱。
其次,不得不提尹錫悅留下的那一堆政治爛攤子。
尹錫悅在任期間,在臺灣問題、南海問題上盲目跟隨美國,說了很多錯話,做了不少錯事,嚴重傷害了中韓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這裂痕哪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補好的?李在明這時候去中國,多少有那么點替前政府“還債”的意味,面子上肯定有點不好看。
換位思考,他可能也在琢磨,怎么才能讓中方相信他的誠意,彌補尹錫悅捅下的大簍子,重建一點基本的信任?這都需要時間和實際行動來證明,不是出席一場活動就能立刻翻篇的。
其實吧,客觀講,李在明上臺這頭一個月,表現還是相當亮眼的。
老百姓對他支持度在恢復,說明民心修復這塊開了個好頭,讓大家看到了點希望;經濟數據似乎也透出點企穩的微光;在任命官員上,感覺他用人不看出身,愿意提拔真才實干的人,為韓國招攬了些靠譜的好官,干了不少實事。
這些成績單擺出來,確實有值得說道的地方。
然而,眼下的麻煩更大、更棘手!最要命的有三塊:一是軍隊!名義上軍隊聽總統的,實際上不少山頭還在沿襲尹錫悅那套親美親北約的老路數,私下搞小動作,甚至還在搗鼓一些不光針對朝鮮,隱隱還瞄著中國的玩意兒。
軍隊不完全掌握在手里,這政權根基就扎不穩當。
第二個大麻煩還是美國!雙重壓力:高額關稅和高額保護費。
這兩項直接勒在韓國經濟脖子上,老百姓的錢包鼓不起來,企業訂單被搶走,失業率增加,再好的經濟政策也難發揮作用。
三是難纏的日本問題。
本來面對美國的無理要求,韓國和日本天然該站到一起反抗啊。
可偏偏有一部分日本人,腦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非把李在明這個務實派標簽成什么“抗日派”,處處阻撓日韓走近。
李在明嘴上說得好聽,要改善跟日本的關系,實際行動上沒看到有分量的舉措。
日韓這兩個本該是唇齒相依的鄰國互相猜忌、互不信任,反而給美國騰出了巨大的操作空間,方便美國兩頭施壓、各個擊破。
這讓李在明本就根基不穩的新政權,更是雪上加霜。
這么一看,李在明好像被逼到墻角了?別急,咱們換個思路想,危機危機,危險里說不定就藏著轉機。
就拿“安保”和“保護費”這個核心困局來說吧。
特朗普張口就要100億美金,理由是要保障韓國的安全?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他高喊“美國優先”,連自己國內都撕得四分五裂,怎么可能真的全心全意去保護韓國?那些駐韓美軍,說是“保護傘”,實質上更像一把套在韓國脖子上的“價格標簽”,是一個用來敲詐巨額“保護費”的借口,更是美國操縱韓國這枚棋子的繩索。
韓國真想改變命運,不能只當這冤大頭。
與其每年捏著鼻子交這天價保護費,不如就拿著特朗普這張100億美金要價單,理直氣壯地說:這錢太離譜,掏不起!既然掏不起這個天價“保護費”,那我們也沒必要綁死在美國戰車上。
什么必須配合美國在臺海搞事啊,什么被迫接受美軍指揮、限制獨立發展國防之類的捆綁條款,都該重新掂量掂量了。
韓國完全可以借此機會,堂堂正正地把有限的、寶貴的錢,用在刀刃上,獨立自主地擴充自身的軍備,努力實現國防自主,將關鍵核心的軍隊指揮權和戰略方向更多地收回到韓國政府(尤其是李在明)手中。
把這本該丟出去的100億美金,變成增強自己國防實力的底氣,這才是硬道理!以前韓國多少是把自己看扁了,陷在“小國必須依附強國”這個思維陷阱里爬不出來。
總覺得不靠著美國大樹就沒活路。
問題是,選擇依附就意味著交出自我的主導權,心甘情愿做別人的打手和炮灰。
看看韓國這些年的發展和潛力,它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在地區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中韓合作也完全可以發展得更深入、更有力。
可惜啊,尹錫悅認準了要一條道兒抱著美國大腿走到黑,親手把一條原本寬闊的路給走窄了。
現在特朗普這張100億美元的賬單,對李在明既是巨大壓力,其實也給了他一個重新思考國家戰略的強烈信號:靠花錢買來的“友誼”,永遠喂不飽貪婪者的胃口;真正的安全感,只能來自自身的強大與獨立自主的判斷力。
是被動接受一次次敲詐,被不斷放血?還是抓住九三閱兵這張牌,勇敢邁出關鍵一步,尋求打破被美日鉗制的困局?李在明啊,這個賭局籌碼很高,風險確實大,但現在選擇權在你手里。
敢不敢放手一搏,為了韓國自己的未來,而不是永遠活在別人的游戲規則里?是繼續當那顆被擺布的棋子,還是努力成為一個能真正為自己的國家下棋的棋手?全國人民,甚至隔壁鄰國,都在看你的選擇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