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東北人,唯獨東北沒有人”,其意思就是形容東北人口流失現狀,有些人對此表示擔憂,其實不然,作為中國工業老大哥,東北人口流失歷來已久,最早是三線建設時期,當時東北工業最發達,技術人才又多,為了支持三線建設,出錢出人包建了許多三線廠,這其中就包括國營新藝機械廠。
當時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為了保證在外戰爆發后,后方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要求三線廠盡快上馬,而縮短工期的重要手段就是“包建”,國營新藝機械廠就是包建最成功的例子,位于安順市平壩區馬場鎮境內,緊鄰紅楓湖,處在平壩區東側城郊位置,距離不遠,只有不到20公里的車程。
三線建設在貴州布局電子、航空、航天三大基地,國營新藝機械廠是011航空基地的重要配套廠,始建于1965年7月,是最早一批三線廠,主要生產航空發動機和汽輪機葉片,由沈陽410廠包建,職工70%都來自東北,雖不是軍工廠,但是屬于高精尖企業,出于保密需要,對外聯絡就使用軍工代號170廠。
作為011航空基地最重要的配套廠,國營新藝機械廠規模特別大,占地超過1500畝,配套設施也齊全,除了廠房車間外,俱樂部禮堂、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一樣不少,生活區分為小灣、中灣、大灣、平灣和福利五個區域,學校也不是幼兒園、小學、中學那么簡單,居然還有自己的技工學校,如此完善的設施,哪里是一座工廠,分明就是一座城。
東北人熱愛生活,包建國營新藝機械廠,就把國營新藝機械廠當作自己的家,通過10多年的努力,把紅楓湖南湖畔的新藝廠打造成花園式工廠,尤其是俱樂部旁的廠辦公園,有橋有水有亭臺,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職工自己利用周末休息時間修建,整個工廠在公園的映襯下,環境特別優美。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國際形勢緩和,三線建設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后宣告結束,不少因三線建設而興的三線廠遇到發展瓶頸,國營新藝機械廠也不例外,只是掌握了核心技術,影響要小得多,只是簡單進行了改制,除了核心區域外,配套的醫院、學校、家屬區等都交給地方管理,自己輕裝上陣。
不同于其它三線廠,國營新藝機械的改制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那些附屬設施,脫離工廠,面向社會,擁有更大的市場,其發展反而更靈活,這么多年過去了,不但沒有消失,依然人頭攢動,還有煙火氣,相比其它或破產、或搬遷的三線廠,不得不說是一種幸福,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