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邵琦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當地時間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開始對英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時,馬克龍表示,在這個充滿危險的世界里,法英兩國將通過捍衛民主、法律和國際秩序來“拯救歐洲”。他還提到,要減少對中國和美國的“過度依賴”。路透社報道稱,馬克龍是英國2020年“脫歐”以來第一位受邀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歐洲領導人,他能在英國議會兩院演講實屬罕見。歐盟動態網也認為,向英國議會兩院發表講話是一項極為罕見的榮譽,且馬克龍此次演講地點選在皇家畫廊,聽眾規模雖然較小,但場地更加奢華莊重。
當地時間2025年7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 視覺中國
路透社稱,這場演講是馬克龍英國行的核心活動之一。馬克龍表示,作為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國家,英法擁有這一地區主要的武裝力量,軍事預算合計占歐洲總量的40%,應共同、全面承擔起維護歐洲安全的責任。英法相關工業合作必須邁上新臺階。他說,英法2010年簽署的軍事合作協議15年來成功為兩國防務合作提供了框架。而如今面臨“核大國”“不確定的盟友關系”以及俄烏沖突等威脅,必須顯著深化英法軍事合作。馬克龍還表示,他將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會談,雙方將更詳細地討論升級軍事合作,明確承諾今后幾年將兩國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提高至3.5%,并攜手在北約內部建立一個堅實的“歐洲支柱”,共同推動新的聯合項目,提升相關工業協同水平,打造一個更獨立、更強大的歐洲防務體系。除了防務合作,馬克龍還表示,英法兩國需要聯手加強歐洲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移民、氣候和貿易等領域。
除了談合作,馬克龍在演講中還特別強調了團結和“獨立性”。路透社報道稱,馬克龍表示,“英國選擇離開歐盟,不等于脫離了歐洲。”他稱英國在“脫歐”后,仍屬于歐洲的一分子,法英兩國關系源遠流長,必須共同應對挑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馬克龍還特別提到,英法兩國應警惕對美國和中國的“過度依賴”,從而“降低經濟和社會在這方面的風險”。“我們必須讓英法兩國擺脫對美國和中國的過度依賴,”馬克龍聲稱,“如果我們仍依賴于中美兩國,那我們的未來,乃至我們子孫后代的未來會如何,是顯而易見的。” 他說:“我們想要一個開放的世界,我們需要合作,但不是依賴。” 法國《世界報》評論稱,相對于斯塔默與中國關系融洽,又始終堅持與美國的“特殊關系”、避免公開批評特朗普,馬克龍的講話內容顯得十分“大膽”。同時,由于他此次的演講風格嚴肅且篇幅冗長,幾名英國議員甚至打起了瞌睡。
英國國王為馬克龍夫婦舉行宴會
據報道,在8日晚些時候,查爾斯三世國王在溫莎城堡為馬克龍夫婦舉行了宴會,共有160位賓客出席,包括政界人士、外交官員等名人。美聯社稱,法國總統夫婦受到了英國最高規格的禮儀款待,這與2022年的冷淡關系截然不同——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曾稱,對于英國而言,馬克龍究竟是朋友還是敵人,“尚無定論”。包括BBC、美聯社在內的多家媒體都提到,除了豐富的菜品,宴會上還有一款名為“協約”的雞尾酒——其名字源自1904年英法簽訂的《友好協約》。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查爾斯三世在盛大的國宴上發表了講話。查爾斯表示,“當我們在這個古老的地方用餐時,這里充滿了我們共同的歷史,請允許我為法國和我們的新關系舉杯。不僅限于過去和現在,而且還有關未來的關系——不再僅僅是一種協約,現在還意味著友好”。此外,查爾斯稱,兩國面臨“來自多個方向的復雜威脅”。“作為朋友和盟友,我們將共同面對這些挑戰。”查爾斯說。
美聯社9日稱,馬克龍與斯塔默當天在位于倫敦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會面。報道稱,斯塔默和馬克龍一直密切合作,為烏克蘭爭取支持,不過兩人在對待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態度上有所不同:馬克龍更愿意挑戰這位美國總統,而斯塔默則更為溫和。英法兩國一直帶頭推動為烏克蘭組建國際維和部隊,計劃以歐洲的軍隊和裝備以及美國的安全保障,為未來的停火提供支持。然而,特朗普對這一想法不太感興趣,停火也依舊遙遙無期。
延伸閱讀:
當地時間6月2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挪威期間就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作出表態。他表示,盡管法國與美國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的目標上一致,但美方行動“不具備合法性”。
此外,馬克龍警告,一旦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對中國等國帶來巨大沖擊。
一些西方媒體和業界人士已對封鎖海峽的后果表達擔憂,認為這將擾亂美歐能源市場,是“歐洲的一場災難”,而亞洲特別是中國也將受到影響。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美歐,中國承受沖擊的能力更強,能夠很容易找到其他替代來源。
馬克龍批美國“不合法”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官員近期一再表示,他們認為解決伊核問題唯一持久方法是通過外交方式。
“這些打擊行動不具備合法性,盡管法國支持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目標。”馬克龍在奧斯陸與挪威首相斯特勒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說,雖然“摧毀伊朗核設施具有正當性”,但美國缺乏“合法性框架”來這樣做。
馬克龍重申:“我們從一開始就相信,可以通過外交和技術手段實現這一目標。”
法國總統馬克龍 資料圖
斯特勒也表達了類似看法:“國際法對使用武力有明確規定。它必須得到安理會授權,或者僅限于純粹的自衛。”他指出,這意味著美方空襲“超出了國際法的范圍”。
馬克龍還反對任何通過軍事行動改變伊朗政權的企圖。他說:“我不認為我們可以代替一個民族去改變其領導人。”
“如果伊朗要實現政權更迭,就必須由伊朗人民自己來實現。而不是使用炸彈。”他補充道。
馬克龍警告說,伊朗可能關閉石油貿易的重要通道霍爾木茲海峽,這將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后果。“這對全球經濟,特別是中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我認為這將引發很多反應。”
面對美以的打擊和施壓,伊朗議會22日贊成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最終決定權在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
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重要的航運要道之一,連接著石油資源豐富的波斯灣和世界其他地區。全球約20%的石油產量通過這條水道。伊朗控制著霍爾木茲海峽的北側。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稱,每天約有2000萬桶石油(約占全球日產量的五分之一)通過該海峽,該署稱該海峽為“關鍵的石油咽喉要道”。
美歐擔憂,魯比奧想讓中國“出面”
顯然,美國和歐洲有些慌了。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23日警告伊朗不要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她說:“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政府正在積極密切關注霍爾木茲海峽的局勢,伊朗政權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愚蠢的。”
美國國務卿兼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魯比奧也放話威脅,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將是“經濟自殺”。
他還呼吁中國勸阻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他急著聲稱:“我鼓勵中方打電話給他們,因為他們(中國)嚴重依賴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
歐洲新聞網23日報道擔憂,霍爾木茲海峽是世界上戰略地位最重要的水道之一,伊朗的任何封鎖都會給歐洲乃至全球帶來嚴重風險,比如能源安全威脅、經濟沖擊、安全和軍事緊張升級、航運和貿易中斷。
6月23日,一艘集裝箱貨輪正通過霍爾木茲海峽
除了石油運輸,該海峽也是全球航運的重要通道,一旦發生中斷,歐洲的原材料、電子產品和消費品進口可能會延遲,從而影響供應鏈。航運保險費可能會飆升,從而增加歐洲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
歐盟外交政策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卡拉斯23日出席歐盟外長會前說:“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將非常危險,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一位前法國情報官員也表示,這將是“歐洲的一場災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霍爾木茲海峽的關閉將對中國等亞洲經濟體造成尤為不利的影響。EIA估計,去年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輸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分別有84%和83%流向了亞洲市場。
“相比美歐,中國承受力更強”
另一方面,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3日報道分析,相比于美國和歐盟,中國更能承受封鎖海峽造成的影響,而且中國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替代石油來源。根據EIA的報告,中國的主要進口石油來源還有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伊拉克和阿曼。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羅賓·布魯克斯稱,如果油價大幅上漲會導致美國和歐洲市場不穩定,“中國會樂于看到這種情況”。
另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報道,全球貿易情報提供商Kpler的原油分析主管霍馬尤恩·法拉克沙希23日在一場網絡研討會上表示,中國近一半的海運石油進口來自波斯灣,但如果霍爾木茲海峽關閉,中國將尋找替代石油來源。
霍爾木茲海峽地理位置
為應對地區緊張局勢,中方未雨綢繆。
中國船東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23日發布了《關于報送航經霍爾木茲海峽船舶信息的通知》。
《通知》指出,鑒于紅海當前形勢持續緊張,對周邊海域航運安全產生了廣泛且深遠的影響,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作為重要的國際海上通道,其船舶航行安全及動態信息的掌握對于保障我國航運業穩定發展、維護國家利益至關重要。
《通知》要求各航運企業、船員船管公司看通知后,從即日開始, 向中國船東協會報送航經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海域船舶動態資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3日在回應關于霍爾木茲海峽的提問時表示,波斯灣及其附近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維護該地區安全穩定,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中方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努力,推動沖突降級,防止地區局勢動蕩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更大的影響。
“關于中伊之間的溝通”,郭嘉昆強調,中方同伊方就當前局勢保持著溝通,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專門通了電話,中方愿同伊方及有關各方加強溝通,為推動局勢緩和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