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高考可能上不了985,但保研一定可以。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我在胡扯,那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能保研到985并非畫餅,而是有其底層規(guī)律的。
首先,高考拼的是分數(shù),靠的是一場大戰(zhàn)的臨場發(fā)揮。平時學得再好,考試那天頭疼感冒、心態(tài)崩了,某一科差兩分,都可能從南航掉到某個二本。這種情況誰沒遇到過呢?
高考完,覺得數(shù)學涼涼,作文題不會寫,老師監(jiān)考太嚴,隔壁考生咳嗽不停,這些都太常見了。98.5%的人高考上不了985,這并不代表能力不行,高考上不去是常態(tài)。
但保研就不一樣了,保研和分數(shù)高低沒多大關(guān)系。它拼的是你有沒有提前想好走哪條路,早早規(guī)劃,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實施。很多211的學生保研也進不了985,為啥呢?因為他們的保研規(guī)劃從頭到尾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舉個簡單例子,一個雙非學生和一個211學生,專業(yè)相同且都有保研資格。雙非同學在校期間跟著導師做項目,項目研究方向和985院校北理工的某個方向一致;而211同學壓根沒做過項目,競賽倒是拿了好幾個獎項。要是你負責北理工招生,會選雙非同學還是211同學呢?
答案顯而易見。所以說,保研不是誰最優(yōu)秀誰上,而是誰最匹配誰上。能對得上要求,就能被錄取,對不上,再強也不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大學前三年盡可能和目標相匹配,往目標院校和目標方向靠攏。
不一定現(xiàn)在就清楚以后要做什么,但得有個大致意識。比如想走人工智能方向,大一大二就別光參加攝影協(xié)會、學生會、辯論賽;想走藥學方向,是不是得盡早聯(lián)系導師進實驗室?連腳都沒往那條路上邁,怎么能指望突然沖進985呢?
你可能又要問,怎么知道要匹配什么?
很簡單,先定院校范圍,再看方向要求。比如想上中山大學,那就先去看看它每年招不招外校學生,哪個學院、哪個方向?qū)ψ约簩I(yè)開放,翻翻導師簡介,找能貼合的研究方向。
找到能貼合且對方能接收的方向,這就是目標突破口。然后圍繞這個方向發(fā)力,科研、競賽、論文、實習、簡歷包裝,全都圍繞它來做。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價值,做了三年環(huán)保志愿者,感動了全世界,可目標院校要的是圖像識別方向的學生,那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還有一點,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太晚。大三才開始問“夏令營是什么”,就好比報名了馬拉松比賽,到了現(xiàn)場才拿出手機搜“什么是馬拉松”,這不是搞笑嘛?
正確節(jié)奏應該是:
大一了解政策,盡量拿高績點,熟悉保研制度;
大二試著找方向,進組做事,嘗試科研競賽;大二暑假搞實習、社會實踐,開始準備英語;
大三上做出成果,整理材料,和導師套近乎,準備面試。
按照這個節(jié)奏,不一定能進清華、北大,但進南大、東南、哈工大,真不是夢。高考沒考上985很正常,但大學三年還不爭個985,就只能怪自己沒規(guī)劃了。
要知道,每年參與保研的同學大概70萬,上岸985的約15萬,上岸概率21.5%,這都上不去嗎?要知道考上一本的概率也就21.5%左右。更何況高考靠一次性爆發(fā),保研靠三年鋪墊,爆發(fā)不出來沒關(guān)系,鋪墊扎實了就能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