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資訊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財經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圖形化早晚專欄,為專注于全球市場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領先市場。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期說明:本篇內容為早報,如需查看晚報、周末特輯及相關研究報告,請至知識星球內閱讀。
星球6月積分榜已發布,恭喜以下小組成員后臺私信領取128元續費券
知識星球過往內容推薦:
(7月5日)
(7月7日)
(7月8日)
(7月3日)
Headline
A股公司回購注銷股份漸成常態,以提升股東價值
中國制造業企業資本開支收縮,投資態度趨于保守
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激增,加速供應鏈“中國+1”布局
中國對印尼投資顯著帶動了本國機械設備的出口
中國制造業全球主導地位強化,多領域份額具壓倒性
英偉達市值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里程碑
最新研究揭示,美國國債或隱藏著巨大的未來違約風險
美元強勢主要源于高利差與股市回報,而非避險屬性
為應對專利到期,默克公司斥巨資收購呼吸藥物商
羅馬尼亞財政改革提振信心,成功在國際市場發債
波蘭放棄剝離煤炭資產,改為補貼其作為備用電源
富達:英國國債因市場約束力比美債更具吸引力
淡馬錫投資組合價值創新高,得益于全球股市上漲
印度可轉債市場活躍,大型合資企業計劃發行融資
沙特允許外國人在特定區域購房,以吸引國際資本
俄羅斯資產沒收規模急劇膨脹,過去一年增長兩倍
中國
1.自2024年1月以來,中國A股上市公司回購的股票中,有45%已被注銷,其余55%則作為庫存股被公司持有。從回購目的來看,38%旨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ESOPs),30%用于市值管理。這一行為與政策導向相符:2023年《公司法》允許公司持有庫存股,而新“國九條”則明確鼓勵企業注銷股份以提升股東價值。受近年來估值受壓驅動,企業回購活動日趨活躍,注銷股份被視為直接回報股東的方式之一。
來源:高盛(《奏響中國現金交響樂中的回報樂章》,)
2.摩根大通指出,中國近年的國內經濟發展呈現出顯著且持續的“不均衡”特征,具體表現為多個層面的系統性分化:從宏觀層面看,工業生產的增長持續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從行業層面看,高科技和新經濟領域的表現超越了傳統行業;在投資領域,制造業投資的增速也顯著領先于其他資本支出活動。這種結構性分化的背后,是經濟韌性主要由得到政策扶持的生產端和特定新興產業所驅動,而與居民消費和傳統行業相關的內需部分則持續面臨較大壓力。整體經濟的健康度和復蘇的可持續性,仍受制于這種內部結構的不平衡。
來源:摩根大通(《中國:2025年年中經濟展望》,)
3.在經歷了2017-2019年的大規模投資周期后,MSCI中國指數中的制造業企業近年在擴大產能和新增投資方面變得更為謹慎和克制,其資本開支(Capex)與銷售額的比率已從2018年超過30%的峰值大幅回落。
來源:瑞銀(《中國出口激增對全球的影響》,)
4.自2021年中期以來,中國對東盟多國的直接投資(FDI)規模較貿易戰前(2013-17年)已有顯著增長,其中對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投資增幅尤為巨大。這一趨勢反映了“中國+1”的供應鏈重構現象,即中國企業不僅向東盟出口商品,也在當地直接投資設廠。這種直接投資與東盟國家從中國進口資本品(如機械設備)的增長密切相關,因為新建工廠通常需要引進中國設備。
來源:瑞銀(《中國出口激增對全球的影響》,)
5.印度尼西亞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中國對東盟投資與貿易的聯動關系。自2019年以來,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FDI),尤其是對基礎金屬行業(如鎳加工)的投資,與印尼從中國進口的機械設備貨值之間,呈現出高度同步的增長。這一現象表明,中國企業在印尼投資建廠的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的中國產機械和生產設備對印尼的出口,反映出一條由中國資本和設備共同構建的深度區域產業鏈正在形成。
來源:瑞銀(《中國出口激增對全球的影響》,)
6.在大量產能的推動下,中國在全球制造業貿易中的主導地位近年來持續加強,出口份額自2019年以來增長尤為迅速。同時,中國正在越來越多的細分產品中取得超過30%的壓倒性市場份額。
來源:杰富瑞/榮鼎集團(《“中國制造2025”是否成功》,)
7.自2024年以來,中國企業的可轉換債券發行市場出現結構性轉變,發行主力已從在岸上市公司轉向離岸上市公司。
來源:高盛
美國
1.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巴西商品加征50%關稅,這是本周以來公布的最高關稅,并稱該措施源于美國自巴西不可持續的貿易逆差,以及巴西審判前總統博索納羅是“政治迫害”。此外,特朗普還向其他七國發出了關稅信件。市場反應相對平靜,納斯達克指數上漲0.9%,創歷史新高,得益于英偉達股價上漲,該公司市值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亦帶動標普500上漲0.6%,道指上揚217.54點。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多數官員認為今年某個時間點下調利率是合適的;盡管關稅對通脹構成上行壓力,但其影響可能有限,同時中長期通脹預期依然穩定,經濟活動與就業市場可能出現一定走弱。部分與會者認為最快可在下次會議降息,亦有成員主張全年不應降息。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在對人工智能芯片的旺盛需求推動下,英偉達的業績實現了爆炸式增長。其員工人均創造的營收在2025財年已飆升至超過300萬美元,遠高于微軟和Alphabet等科技巨頭。受大型科技公司對其Hopper和Blackwell等先進芯片的追捧,英偉達今年5月所在季度的營收從兩年前的72億美元猛增至441億美元,毛利率超過70%。
來源:華爾街日報
3.《經濟展望雜志》的一份研究通過構建一種比美國國債更安全的“合成”利率,揭示了當前美國國債收益率中可能隱含的信用風險。結果顯示,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分別比相應的“完全擔保”利率高出51和84個基點(bps),且該利差隨期限延長而擴大,這與傳統上將國債視為無風險資產的看法相悖。作者將此利差解讀為市場對美國政府未來違約的風險定價。在假設“違約將導致50%損失”且“利差的75%反映違約預期”的模型下,該研究推算,美國國債在未來10年和30年內的累計違約概率,分別高達約10%和50%。
來源:Victor Haghani and James White,Elm Wealth
4.在過去二十年間,美元的強勁表現主要得益于其相對可觀的利差(Carry)和較高的股權回報(即美國股市跑贏全球市場)。相比之下,瑞典克朗(SEK)和澳元(AUD)等貨幣因喪失利差優勢而長期表現不佳。
來源:巴克萊
5.特朗普威脅將對外國制造的藥品征收高達200%的關稅,此舉可能對美國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的藥品進口市場造成沖擊。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愛爾蘭是美國最大的藥品供應國,2024年進口額達500億美元;其次是瑞士(190億美元)和德國(170億美元)。印度(120億美元)和中國(80億美元)則是主要的仿制藥出口國。盡管面臨巨大關稅威脅,外國制藥公司的股價周三變動不大,顯示投資者可能認為該政策在短期內難以完全實施,或企業將有長達18個月的時間調整供應鏈。
來源:華爾街日報
6.根據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BA)周三公布的數據,在截至7月4日的一周內,美國購房抵押貸款申請指數大幅增長9.4%,達到2023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期,再融資申請指數也錄得相近漲幅,升至4月以來的高位。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的合同利率僅下降2個基點至6.77%。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7.默克公司(Merck & Co.)即將達成一項交易,以約100億美元收購呼吸系統藥物制造商維羅納制藥(Verona Pharma)。根據協議,默克將以每股美國存托憑證107美元的價格收購維羅納制藥,較后者周二收盤價溢價23%。此舉旨在加強默克日益增長的呼吸系統業務,并為其在2028年面臨的重磅抗癌藥Keytruda專利到期做準備,該藥去年銷售額高達295億美元。Verona的核心資產是Ohtuvayre,這是一種去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藥物,分析師預計其年銷售峰值至少可達10億美元。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歐洲
1.歐洲與美國股市的長期回報在構成上存在顯著的結構性差異。以20年滾動回報周期計算,股息(及股息再投資)的貢獻占英國股市總回報的69%,占歐洲(除英國外)股市的61%。相比之下,該比例在美國股市僅為37%。
來源:高盛
2.羅馬尼亞周三啟動了新一輪國際債券發行,出售以美元和歐元計價的主權債券,這是該國今年第三次在海外市場融資。此次發債的背景是,自5月份中間派贏得總統選舉、以及新政府近期推出旨在控制巨額預算赤字的財政緊縮方案后,投資者信心得到提振,推動了其現有債券價格反彈。羅馬尼亞的美元債券收益率近期大幅下降,并與其評級較低的土耳其的收益率走勢形成脫鉤。
來源:Bloomberg
3.波蘭政府周三宣布,將取消旨在從國有公用事業公司中剝離無利可圖煤炭資產的“NABE”項目,并以新的扶持措施取而代之。政府稱原方案在經濟上不可行,新計劃旨在為現有燃煤電廠提供一種新的補貼機制,即付錢給這些電廠,以確保它們能作為備用電源隨時待命,以此在能源轉型期間維護電力系統穩定。波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正在迅速增長,近期已幾乎追平煤炭。
來源:Bloomberg
4.烏克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6月CPI同比上漲14.3%,低于5月的15.9%,為自2024年3月以來首次放緩。住房與公共事業通脹大幅回落至2.4%(前值20.1%),主要因基數效應,去年同期俄羅斯襲擊烏克蘭電力系統導致電價基數異常高,當前電價同比基本持平(對比前值63.6%)。該因素抵消了運輸(6.2%)及食品和非酒精飲料(23.2%)等關鍵領域通脹上行的影響,后者受上年收成減少及春季低溫推遲新鮮農產品上市所致。CPI環比上漲0.8%。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英國
資產管理公司富達國際提出一項與主流相悖的觀點,認為英國國債(gilts)因其市場約束力而比美國國債更具吸引力。該機構指出,債券市場對英國財政狀況高度敏感,一旦出現財政紀律松懈的擔憂,市場便會通過拋售國債、推高借貸成本的方式“懲罰”政府,從而迫使其重返財政審慎的軌道。基于此,富達正增持英國國債,尤其偏好能從未來潛在降息中受益的七年期以下短期債券。
來源:Bloomberg
亞太
1.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公布,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里,其凈投資組合價值達到創紀錄的4340億新元,一年期股東總回報率(TSR)為11.8%,較前一年的1.6%大幅改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其在新加坡、美國、印度和中國等地持股的股價上漲。另外,該公司當年度的資產出售額達到創紀錄的420億新元,但由于投資額更高(520億新元),全年仍錄得100億新元的凈投資。
來源:Bloomberg
2.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本周出人意料地決定將利率維持不變,令此前普遍預期降息的市場措手不及,澳元應聲飆升,債券價格大跌。此次市場震蕩引發了外界對其溝通策略的批評,認為其在會前長達數周的“靜默”讓市場失去了指引。自去年改革以來,澳儲行官員在利率決議前的公開演講數量已顯著減少。此次改革的核心是設立了一個新的獨立貨幣政策董事會來投票決定利率,同時大幅減少會前官員的引導性演講,轉而依賴會后的新聞發布會進行解釋。行長Michele Bullock辯護稱,此舉旨在增強決策的獨立性和透明度,但在新董事會做出決定前無法引導市場,這也意味著未來市場意外可能會更加普遍。
來源:Bloomberg
新興/前沿市場
1.印度國家石油公司與阿達尼道達爾燃氣公司的合資企業IndianOil-Adani Gas,計劃通過發行強制性可轉換債券(CCD)融資高達137.8億盧比(約1.61億美元)。這有望成為今年印度最大規模的可轉債交易之一,該工具可以在為公司擴張提供資金的同時,將股權稀釋推遲到未來更有利的時期。今年,印度的可轉債發行活動非常活躍,這筆新交易將進一步增加今年的發行總量。
來源:Bloomberg
2.墨西哥6月CPI同比上漲4.32%,較5月的4.42%略有放緩,符合市場預期的4.31%。農產品(5.04%)與能源(3.56%)價格漲幅回落,而商品(3.91%)、食品飲料與煙草(4.89%)及服務類(4.62%)通脹加速。核心CPI升至4.24%,高于上月的4.06%。環比來看,CPI上漲0.28%,與5月持平。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3.在沙特阿拉伯周二批準一項允許外國人在指定區域擁有房產的新法律后,該國房地產股普遍上漲,Tadawul房地產管理和發展指數升至六周高點。根據這項將于明年1月生效的新法案,外國投資者將被允許在利雅得和吉達等特定區域擁有房地產。此舉是沙特旨在吸引國際資金、提振經濟的開放政策的一部分,借鑒迪拜等其他中東金融中心的成功經驗。
來源:Bloomberg
4.根據莫斯科一家律師事務所的估算,自2022年以來,俄羅斯的資產沒收規模激增,總價值已達3.9萬億盧布(約495億美元),僅過去12個月就增長了兩倍。當局以多種理由進行資產沒收,其中以“國家戰略”的沒收涉及價值最高(1.5萬億盧布),而以“腐敗”為名的案件數量最多。
來源:Bloomberg
大宗商品和能源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由于油價波動限制了鉆探活動,預計今年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長將放緩。EIA現預計,2025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將增加16萬桶至1337萬桶,較此前預測下調約5萬桶/日,并將在2026年保持平穩。產量增長放緩的跡象之一是,已鉆但未完工井(DUC)的庫存數量在6月降至5291口,為2013年有記錄以來最低,這表明即使油價上漲,生產商也難以迅速提高產量。EIA預計,未來全球石油庫存的大幅增加將對油價構成持續下行壓力,到2026年布倫特原油均價或降至每桶58美元。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說明:本專欄所選取的任何信息均僅反映所列示機構或分析員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和機構的投資建議,不能成為或被視為交易任何證券產品的邀請及承諾。
歡迎關注公眾號查閱更多內容:
也請關注附屬賬號以防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