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第六期《陽光問政》節目現場。
陳戎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7月9日晚,四川省宜賓市第六期《陽光問政》節目開播。本期節目緊扣“幸福宜賓·共建共享”主題,現場播放的《“喝不上”的自來水》《“不敢喝”的自來水》《“喝不起”的自來水》三部犀利短片接連曝光,直擊宜賓部分鄉鎮在供水保障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引發廣泛關注。
短片播放后,所涉的高縣、長寧縣、三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上臺,接受現場質詢。面對鏡頭曝光和尖銳提問,相關責任人進行了情況說明并作出整改承諾。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環節在于評議團的滿意度測評。由部分宜賓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民生觀察員以及市紀委特約宣傳員、市監委特約監察員組成的評議團,對三輪問政對象的現場回答和承諾分別進行了獨立測評,結果令人深思:連續三輪測評,兩次未通過。在大家看來,這充分表明部分相關負責人的回應未能有效觸及群眾的核心關切,其提出的整改措施與實際需求之間仍存在顯著差距,現場整改壓力驟增。
該節目還進一步提到,此次曝光的供水問題并非個案。梳理去年宜賓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數據發現,除高縣、長寧、三江新區外,翠屏區、珙縣等地村鎮供水問題反映同樣突出——珙縣群眾4月反映飲水困難,政府4次答復內容重復;翠屏區群眾6月4次舉報施工損壞設施,僅獲“已安排處理”的敷衍回復。
宜賓市第六期《陽光問政》節目現場。
面對尖銳的曝光、現場的質詢和評議團的“亮牌”,宜賓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香泉說:“節目反映出喝不上、不敢喝和喝不起自來水的問題,這讓我們深感責任重大,農村供水涉及千家萬戶,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折射出我們在農村供水上很多工作沒有做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表示,本期節目為他們敲響了警鐘,他們將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結果,實現農村供水從“有水喝”向“喝好水”的轉變。
據了解,宜賓市《陽光問政》融媒體直播節目由中共宜賓市委、宜賓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宜賓市紀委、宜賓市監察委員會、中共宜賓市委宣傳部承辦。該節目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難題和“四風”問題,通過“曝光+質詢+評議+整改+問責”的“問廉”閉環,構建起“紀檢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正風肅紀新模式。
宜賓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陽光問政》以“水”為題,問出了民之所急,更問出了整改之迫。節目釋放出宜賓市以“零容忍”態度整治漠視群眾利益行為和作風頑疾的堅定決心。接下來,宜賓將以此次問政為契機,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不斷健全制度、創新機制、推動落實,將整改承諾轉化為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持續繪就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美好的新畫卷,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