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CEO庫克最近有點煩,拒絕“ iPhone”本土化制造計劃,遭到白宮貿易顧問怒批。業內人士分析,庫克一直在拖延iPhone回歸美國制造計劃,目前中國、印度還是蘋果最大生產地,原因是回到美國成本高到離譜。
據外媒報道,美國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痛批庫克,指責其故意拖延時間。庫克在過去幾個月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沒有為在美國生產iPhone做出努力。只要庫克愿意,可以憑借先進制造技術、人工智能發展在美國本土生iPhone手機,實在想不到困難阻止庫克這樣做,無法理解。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止一次喊話蘋果,認為美國有能力制造iPhone其他設備,希望蘋果公司將供應鏈轉移回美國。庫克一直在附和特朗普呼吁,承諾將供應鏈轉移回美國,可是庫克沒有做出行動,只是在口頭上支持特朗普的呼吁。
作為美國公司,蘋果為什么不愿意將供應鏈遷移回美國?答案很簡單,利益影響蘋果公司作出決定。首先是美國人工成本極高,美國一名生產員工成本可能比中國或印度高出數倍甚至十倍,這一點讓蘋果無法接受。更重要是蘋果堅持全球供應鏈,核心合作伙伴位于全球各地,考慮到美國對全世界增加關稅,一旦將供應鏈遷移回美國本土,將元器件運至美國可能面臨極為高昂關稅。
業內人士分析,假設按美國向全球25%關稅計算,在美國生產一臺iPhone手機,成本高達2300美元,約合16500元人民幣。蘋果手機向全球出口還要征收其他關稅,最終售價要高達3500美元才能盈利,約合25100元人民幣,這是蘋果絕對無法接受后果,不可能漲價這么多。
如果不想受關稅影響,蘋果必須將全部供應鏈轉移至美國,預計至少要耗費300億美元,這也是蘋果無法接受代價。從成本上考慮,蘋果不可能全面回歸美國,未來蘋果主要生產地仍在中國大陸和印度,這是美國方面無法左右現實因素影響,蘋果不可能犧牲自己利益聽美國話。
按照情況發展,未來庫克大概還會對美國方面陰奉陽違,表面上承諾將蘋果生產轉移到美國,甚至不排除進行一些實際行動。但絕對不會將主要生產力轉移美國,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建設一些工廠,在美國雇傭一些工人,庫克最好辦法就是“拖”到下一次美國總統換屆。只要庫克愿意堅持下去,美國方面應該也不會拿蘋果怎么樣,最多只是口頭上的批評和施加壓力,不會有太多動作要求蘋果做出改變,庫克深知這一點所以愿意拖下去。
小伙伴們,你怎么看待美國批評蘋果,你認為庫克會繼續拖下去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