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有史以來第一次受邀前往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是想借日本來平衡與中俄的關系么?恐怕難能掀起漣漪。
為“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近日,日本天皇德仁受到蒙古國的邀請,乘專機前往蒙古國展開了為期8天的訪問。蒙古國總統不僅親自到場接機,還給予了日本天皇夫婦最高規格的接待,而這場被兩國媒體熱炒的“歷史性訪問”,與其說是所謂的“外交盛事”,不如說是場各懷心事的默契表演。
在這為期8天行程里,德仁夫婦除了出席蒙古國的年度盛典“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式以外,還高調表示將前往烏蘭巴托南郊的一座特殊紀念碑獻花,而這座紀念碑紀念的是二戰時期死在蒙古的日軍戰俘。
說起來有點諷刺,這些戰俘本是1945年被蘇聯紅軍押到蒙古的日本關東軍,當年他們跟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戰車在中國東北燒殺搶掠,戰敗后成為了階下囚。如今日本天皇帶著“致敬亡靈”的說法去獻花,卻對這些人當年犯下的罪行閉口不提。
德仁出發前聲稱“要為那些違背意愿客死他鄉的人致意”,這話聽著就不怎么樣,更像是一根扎心軟刺,讓人悲憤難當——那些被日軍殘害的幾千萬亞洲人民,又該向誰“致意”呢?
其實,日本天皇這幾年沒少往外跑,去廣島就說“要銘記核爆之痛”,去沖繩就提“要關注當地民眾”,唯獨繞開日本當年是怎么惹出這些事的。這次去蒙古獻花,更是把自己包裝成“戰爭受害者”,字里行間都是“你看我們的人也受苦了”,但卻絕口不提是誰先把戰火引到別人家的。
蒙古人心里打得什么算盤,其實也不難猜。這個夾在中俄之間的內陸國,這些年總想著找些“第三鄰國”來撐場面,日本正好看到了這蒙古的這一痛處,隨即就對蒙古開始又是投資又是援助的動作。2024年年底,日本剛把蒙古列為“安全保障支援國”,答應給予無償軍援,在經濟方面則“更實在”,這些年為了獲取蒙古國的稀土,日本可以說沒少砸錢,試圖以此來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但在地緣格局的影響下,蒙古整個國家被中俄包得嚴嚴實實,往外運煤得借用中國的鐵路,向外送礦得走俄羅斯的港口,所以日本就是再砸多少錢,也沒有辦法把艦船開到這個內陸之國。
其實往深了說,這事兒更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日本總想篡改歷史的小心思,也照出了小國在大國夾縫里求生存的無耐——但這個無耐,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個別國家自己找的。地緣格局這東西,不是靠幾場訪問、簽幾個協議就能改變的。中俄與蒙古國的關系,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更是幾十年來貿易、能源、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更是一條早就鋪就的陽關大道。
日本和蒙古這場各取所需的媾和,不過是一場沒有觀眾的二人轉,到頭來還是成不了氣候。畢竟歷史早就把賬本算得明明白白,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歷史過客,誰在踏踏實實過日子,誰在故弄玄虛像演戲,不妨讓草原上的風,吹上幾年就都清楚了。等天皇的專機飛走了,烏蘭巴托的紅毯也將收起,禮炮的硝煙早已散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