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一條消息瞬間刷爆了網絡——相聲泰斗楊少華去世,享年94歲。
他上午還在給兒子剪彩,下午就去世了,快得令人咂舌。
四個兒子讓他操盡了心,為了幫兒子的事業,被拖著到處表演,還頻頻現身直播連線,讓很多網友質疑兒子們是不是在吸他的血。
一把年紀了還被兒子折騰著出去賺錢,那瘦骨嶙峋卻倔強到底的樣子,讓人心疼又佩服。
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老爺子的一生,走得并不容易,但卻無比精彩。
他曾經是個窮得撿煙頭的小破孩,最后竟站上了春晚舞臺,還開辦了相聲社,有錢有名。
至于兒子怎么對他,或許楊文華根本就不在意。
和兒子一起出色
最近幾年,楊少華一直關心著兒子們的事業。
說實話,看著一個90多歲的老人還要為兒子操心,真的讓人心疼。2023年7月,兒子楊議搞收徒儀式,他坐著輪椅,在現場站臺支持。
有人說:"這么大年紀的老人了,還要替兒子賺錢,太過分了!"經受了很多吐槽,父子的相處方式也沒有變化。
網友們可能不知道,父子長時間一起搞事業,已經合作很久了。
2003年,71歲的老爺子和兒子楊議合作了一個相聲《肉爛在鍋里》,結果拿下了央視相聲大賽一等獎。
這個節目充分展現了他的"蔫哏"風格。看著老實巴交,實際上賊機靈,總能在不經意間抖出讓人捧腹的包袱。
獲獎的那一刻,老爺子哭了。"我等這個獎等了幾十年!"那眼淚,是終于得到認可的喜悅。
他曾經對身邊人說過一句話:"我這輩子沒錢太難,有錢也難。"年輕時為了錢發愁,老了為了名聲發愁。這種滋味,估計只有他自己懂。
苦難童年,胡同里的窮孩子
1931年,他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家里孩子多,他排行老四。
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他小時候很懂事,放學就去撿廢品,補貼家用。
他13歲就輟學了,在哥哥介紹下,去鞋廠當學徒。
剛到鞋廠,他特別開心,因為終于能吃飽飯了。更重要的是,鞋廠旁邊有茶社,他可以去偷聽相聲。
為了省錢,他經常在茶社門口"蹭戲"。人家來趕他,他就跑。
1949年,他跑去天津,當起了鉗工。這個選擇,還是因為那個字——錢。
在工廠里,他成了文藝骨干,每次演出總是積極參與。
后來,他被調到天津市曲藝團。雖然收入不算高,但總算有了鐵飯碗。
可是家里孩子多,老婆又沒正式工作,日子還是緊巴巴的。
老年北漂:60歲寄人籬下的辛酸
1990年,快60歲的他做了個瘋狂的決定——去北京當"北漂"。
這事在當時絕對是個大新聞。一個快60歲的老頭,跑到北京去漂,這不是瘋了嗎?
但他有自己的算盤。他說:"天津這邊大腕太多,輪不到我。家里要用錢,我得去北京找機會。"
于是,他投靠了侯寶林。這一住,就是整整六年。
表面上看,師父對他挺好,兩人還經常開玩笑。但實際情況如何,估計只有當事人知道。
有個細節很說明問題:侯寶林讓他去買酒,他走到門口又回來了,說沒錢。侯寶林這才掏錢給他。
寄人籬下的日子,比當年的貧窮更加難熬。但為了生計,為了家人,他只能忍。
拍戲、上春晚,意外成為網紅
2004年,他參演了一部電視劇或,意外成了網紅。
在劇中,他演楊光的爸爸,那個總是為兒子操心的老父親形象深入人心。
這部劇一拍就是九部,陪伴了觀眾整整十年。老爺子從相聲舞臺跨到影視圈,這個轉身堪稱完美。
拍戲的時候,他經常忘詞,但從來不急。"我都這年紀了,還能拍戲,知足了。"
這次成功,讓他真正嘗到了賺錢的滋味。
2018年春晚,87歲的他在小品《為您服務》里演了一個存錢又取錢的老大爺。
雖然戲份不多,但對于老爺子來說,這是人生的高光時刻。演出結束后,他激動得老淚縱橫。
春晚之后,他和兒子楊議一起開了相聲社:"我就想讓老百姓聽得起相聲。"這話聽著簡單,但透著一股子真誠。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楊少華這輩子最風光的日子。
從底層小人物到春晚舞臺,他整整走了一生。
最難得的是,無論多窮多苦,他都沒放棄過對相聲的熱愛。
也許這就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不因貧窮而放棄夢想,不因成功而忘記初心。
老爺子,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