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巴州和靜縣哈爾莫敦鎮烏蘭尕扎爾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員發揮作用的機制,大力推行“黨員中心戶+黨群議事點”服務群眾模式,以“黨員中心戶”為基礎,依托“黨群議事點”輻射帶動周圍黨員,服務一方群眾,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織密“一張網”,讓組織觸角延伸到戶。烏蘭尕扎爾村地域廣、住戶散,村黨總支管理經常面臨“看得見管不著”的難題。為此村黨總支按照“居住相鄰、便于聯系”的原則,從全村黨員中篩選出政治素質過硬、群眾威信較高、愿干事能干事的37名黨員作為中心戶。充分發揮身處群眾、熟悉基層的優勢,通過定期入戶宣講政策,開展志愿服務,打通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渠道。今年以來,黨員中心戶開展政策宣講6批次,覆蓋群眾900余人次,37名黨員中心戶輻射帶動30名黨員包聯常住人口434戶,形成了一戶帶一片、多片連全村的網格化服務的“神經網絡”。
擔起“一份責”,讓服務力量扎根群眾。針對黨員中心戶的具體情況,因需、因事給黨員中心戶設崗定責。政策法律宣傳員向村民宣傳黨的最新政策、法律法規,用“土話”解讀最新的醫保、鄉村振興政策,協助村黨總支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公共設施監督員協助村“兩委”每周檢查村委會本轄區內路燈、沉砂池、道路管理養護工作,經常性巡查、檢查設施保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村委會報告;文明新風員帶頭提高自身素質,遵紀守法、移風易俗,教育引導廣大村民共同樹立文明新風,協助村委會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娛樂活動。通過明確職責定位,讓黨員中心戶成為服務群眾的“多面手”。
激起“一股勁”,讓治理效能持續提升。為讓黨員中心戶“干有方向、做有動力”,村黨總支建立了一套“選、管、評”機制。村黨總支根據不同崗位職責,設置共性和差異化考核量化指標,采用減分制,每季度在黨群議事點召開黨員中心戶述職大會,由村“兩委”現場打分,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黨員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對發揮作用較差的黨員中心戶進行通報批評并及時調整更換,表現突出的優先吸收進入村級后備力量庫,由村集體經濟給予一定獎勵。通過黨總支的激勵舉措,讓黨員中心戶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帶動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參與村級事務。
“黨員中心戶+黨群議事點”工作模式,讓烏蘭尕扎爾村發生了巨大變化。村里的大小事務,村民們都能參與其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實現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如今,村里的矛盾糾紛少了,鄰里關系更加和諧,群眾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通過‘黨員中心戶+黨群議事點’工作模式,我們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今后,我們將不斷優化完善這一工作模式,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讓村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雪熱提·阿不力孜說。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褚昌興)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