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峁莊(散文)
作者/郝繼明
【作家/詩人風采】
★郝繼明,筆名曉月、星空豪博。出生于1957年1月,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人。大學文化,退休中學高級教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榆陽區詩詞學會會員,榆林市作家協會會員。熱愛文學,有散文、詩歌、小說、隨筆和專業論文散見于報刊雜志和《騰飛文苑》、《文海情雅》、《陜北詩刊》、《鄉土文學》、《山水文苑》、《都市頭條》、《三江文學》、《首都文學》、《詩藝國際》、《詩歸客》等網絡平臺。部分詩歌收入《榆陽詩文》《詩典藏》、《詩潮流》等詩集。部分散文被收入《膠東散文年選》、《黃海散文百家作品選》、《往日時光》、《糧安》等作品集。
【作家/詩人作品】
走近南峁莊(散文)
文/郝繼明
2025年說4月26日,作家左之初老師約我們幾個文友走訪南峁莊。
早上八點半我們在榆陽區民政局門口聚集。左老師前邊開車帶路。他的車上有高文慧、李延飛、賀昕、王宏飛。余靜的車上拉著劉艷琴、賀秀英和我。出發的時候,左老師要余靜記住他的車牌號,跟著走。
我們幾個人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行車的方向怎么走?路程有多遠?有一種神秘感。車輛穿行中找不到左老師的車。電話中聯系著前邊車上的人。
金鋼寺,鄧寶珊紀念館、壩頭、南峁莊一串串地名鏈接出一個線路圖。輕車熟路的余靜在大街小巷穿行。我們幾個猜測著南峁莊有什么樣的景致。一路保持著與前車的聯系。幾十分鐘后我們先到達目的地,在南峁莊的溝底等左老師他們。
看到了路邊的寺廟、水站、水廠和路邊的綠化工程人員和榆林桃花水水源保護地。左老師來了,我們的車跟著他向山上行駛,不一會到了南峁莊村委會的大門口。和那里等候的村黨支部書記、杜總聊起來。村支書中等個子,敦敦實實,說話干脆利落。杜總高挑個子,文縐縐,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劉老師來了,開了大門,走進院子,走進村委會辦公室。
環視辦公室墻上的南峁莊的基本情況介紹、南峁莊規劃圖、南峁莊治理公示表、黨員公示崗、公示牌和許多獎牌。知道左老師的神秘感暗示:這里有看頭。
左老師首先講了我們這次采風的目的、任務和意義。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黨保堂向我們介紹了南峁莊的基本情況。我才知道,眼前看到的只是南峁莊的舊村落,而南峁莊的風景和財富在榆林東山的南邊,也就是村子的北邊,溝對面。
村支書用干脆洪亮的聲音向我們介紹了南峁莊的基本情況:青云鎮南峁莊村位于青云鎮西北1公里處,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距榆林市區老街1公里,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東至榆林城東環公路,南接本鎮的跳溝,西連金剛寺,北壤鐘家溝。
明弘治年間建村于鐘家溝南山峁上,故得名“南峁莊”,還有一說是其北邊5公里處的榆陽河岸邊有明朝總兵戴欽住處,面南而望,梁峁逶迤,故把這里稱作“南峁莊”。
全村總土地面積1765畝,居住220戶,660人,黨員38名,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30000余元。群眾經濟基礎較好,主要以進城務工、房屋租賃,運輸業為主要經濟來源。
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班子按照“抓黨建、強基礎、興產業、促發展”思路展開工作。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區域優勢,搶抓歷史機遇,南峁莊村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共謀發展。規范村規民約和合作社章程,形成“以制度管人,按章程辦事”的運行機制。聚焦主業主責,狠抓規范提升,各項重點工作都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同時實現村民整體搬遷,2012年村民入駐楠苑首府小區并正在建成萬象新城和云筑兩個新小區。狠抓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修高標準農田1000余畝,貫通南峁莊與210國道5公里鄉村道路和實施道路兩旁路燈亮化工程,群眾是山上有田,腰里有錢,住的洋房,坐的小車,逛得花園,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質的提升。同時立足城郊優勢,積極爭取市區支持,引進城投公司,啟動實施南峁莊民宿旅游開發。
2016到2017年連續兩年被鎮黨委評為綜合考評先體,2017年被鎮黨委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17年被青云鎮政府確定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2020年到2024年連續五年被鎮黨委被評為綜合考評先進集體,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支部”。南峁莊村正以一個嶄新的面貌,昂揚的斗志,喚發老莊第二春,大打民宿旅游開發名片,奮力開創美麗鄉村建設新局面。
我們跟隨村支書他們來到山頂,有一種山高人為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上最高處,是一個高位蓄水池。水池規格:長:55m寬:16m深:4.3m水池容積:2880立方水池采用土工布雙敷抗老化,抗紫外線毛粘。接縫用土工布專用熱熔機雙壓輪熱熔粘接。水是從溝底桃花水保護區泵站送到蓄水池里,采用最先進的節能滴灌技術澆山上1000多畝地。
這些平展展的土地是村民自籌資金、政府扶持,歷時幾年平整出來的?,F在承包給海豐種業公司,培育玉米種子。這樣把土地集中流轉,滿足了租賃方的需求,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峁,在陜北語里是山丘的意思。現在南峁莊的山上看不到峁了。僅僅留下蓄水池這個峁,還有高壓線鐵塔下三個圓形土墩,每一個墩上懸著角鐵梯。蓄水池向北百米處也是一個面積不大的高臺,上面是幾個廟宇。環形步道,通往廟院。這幾個土墩成了山頭景觀。也是留給后人的南峁莊的峁。
蓄水池的西邊,密密麻麻擺了十幾個移動房。這里原來是一個煤礦出口。在平整土地的時候,清理了垃圾,回填了窯口,整理出來一塊平地,租賃給人家做庫房。
村里的老房子,能住的大多數出租出去,有的做庫房,有的是外邊的老年人租住,老人們在樹蔭下聊天說笑。南峁莊人搬遷了,村子并沒有落寂,雞鳴狗吠,花紅菜綠,充滿了煙火氣。從這些不起眼的地方看得出黨書記他們盤活經濟的心機和能力。
看完整個村子,心里沒有什么起伏,總印象就是南峁莊的峁平了,地平了。我們幾個人分別坐在左老師、村支書和杜總的車里,杜總是文昌公司的財務總監,也是南峁莊的村民。聽他們介紹南峁莊的事情。
村支書是一個健談的人,黨的大政方、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講的頭頭是道。沿著南峁莊對面的公路上到城區的南頭。在一個過去叫北岳廟的地方停下來。這里是南峁莊村委會和開發商共同開發的幾個住宅小區。狀元府一期二期歸開發商。東頭的萬象新城8棟樓是南峁莊村民的第三批住宅區。
這里是南峁莊的一塊飛地。70年代初,人民公社的集體化的大背景下,南峁莊人打拼出的一塊良田。因為南峁莊沒有水澆田,為了就近利用紅石峽的水資源,他們向政府申請治理沙漠。政府同意了。南峁莊人奮斗了幾年,沙漠變成了良田。就有了這一塊105畝水地。種了幾十年毫無疑問的歸了南峁莊村。黨書記說這是老一輩人打下的江山。
村支書他們又領著我們看了兩個村民安置小區。云筑小區是南峁莊村民的第二批安置小區。共7棟樓,人均30平米。每一家有一個地下室,一個車庫。我們從地下室、車庫看起,給人的感覺就是豪華大氣。村支書領著我們到他的二兒子家里看看,140平米的房子,寬敞明亮,裝修高端時尚。
我們又到南峁莊村民的第一批安置小區——楠苑首府小區,共有16棟,人均77.5平米。
我所說的批次,并不是分期安置的意思,而是村民在三次建設的住宅小區都有房子。人均兩套房。這是讓羨慕且不敢想象的福利性住房。南街村、小崗村也會覺得望塵莫及。
下午三點左右,我們又回到南峁莊老莊,看了村民的老宅子。有破破爛爛的土窯洞,有碎石片砌的窯面子的古式窯洞。更多的是村民不多年前修的樓板房。這些錯落有致的老窯洞、新式樓板房就是南峁莊村民一部奮斗史和生存的歷史記錄。
回到村委會,討論交流了我們感想體會。村支書向我們介紹了南峁莊未來的發展規劃與設想、和南峁莊村民宿村實施方案。
一、項目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觀念的轉變,鄉村旅游逐漸成為旅游市場的新熱點。南峁莊村位于青云鎮西北1公里處,距榆林市區上都路1公里,周邊自然景觀優美,擁有豐富的田園風光,且具備近郊區位優勢,具備發展鄉村民宿的良好基礎。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增加村民收入,特制定本實施方案,將南峁莊村打造成特色民宿村。
二、發展目標
1.短期目標(1-2年):完成首批民宿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初步形成民宿集群,吸引周邊城市游客,年接待游客量達到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0000元。
2.中期目標(3-5年):優化民宿服務品質,豐富旅游業態,打響南峁莊村民宿品牌,將年接待游客量提升至2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000元,帶動村民人均增收50000元。
3.長期目標(5-10年):將南峁莊建設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鄉村民宿旅游目的地,實現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三、建設內容
民宿改造與建設對村內閑置的;96院,540孔窯洞、小房有220孔,共計760孔。進行統一流轉和改造,按照不同風格和主題設計,融入當地文化元素,打造特色窯洞民宿。每間民宿配備獨立衛浴、舒適床品、無線網絡等現代化設施。在符合村莊整體規劃的前提下,新建部分民宿建筑,采用當地傳統建筑材料和工藝,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同時滿足現代游客對舒適性和品質的要求。
村支書深入淺出地闡述為什么要把發展的重心放在南峁莊的舊村改造上:過去我們習慣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繁衍生息,演繹著人間煙火。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土窯洞逐漸被磚窯所代替。今天,毗鄰榆林城區的南峁莊擁有了楠苑首府、萬象新城、云筑三處小區,過著亦城亦鄉、亦工亦農的幸福生活。享受型的生活讓人們失去了理想與信念,特別是年輕人不再有奮斗精神和創造精神。這是很危險的現實問題。我們重新打造南峁莊的目的就是要留住我們的根脈與情結。南峁莊民宿村打造好后,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讓年輕人回去管理經營。在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享受豐富多彩精神生活,書寫精彩人生。
南峁莊村黨支部、村委會下的是一盤大棋,事關南峁莊生態、經濟、城鄉協調發展的大棋。他們有抱負有情懷,順應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反映村民的利益和需求。
我們相信南峁莊在新農村建設中會取得好成績,為國家解決城中村改造探索出一些成功經驗。
~~~~ 詩藝國際 ~~~~
文學殿堂,文友棲園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攜手并肩,與時共進
歡迎長期賜稿,再現詩意生活
傳統詩、詞、曲、賦,現代詩歌
譯詩,詩評,詩配畫
文學理論
散文,隨筆,雜文、短微小說
來稿請寄:153811241@qq.com
無限精彩,盡在【詩藝國際】平臺!
長按&掃碼即可關注
~關注,是一種支持;分享,是一種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不忘詩心,砥礪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